在台灣,香港邊城青年、經濟民主連合等多個民間團體,周四(30日)前往位於台北市的中國銀行分行前舉行記者會,共同抗議港府一再嚴重侵犯新聞自由。團體呼籲台灣政府放寬受迫害香港新聞工作者來台,以及儘快通過「香港人權及民主條款」增加對港人協助。
多個港人在台團體和人權組織,周四前往中國銀行台北辦事處前抗議,高呼口號聲援《立場新聞》。
邊城青年發言人馮詔天表示,港共政府對於《立場新聞》的搜捕,以及《蘋果日報》的檢控,充份顯示香港政府對於媒體打壓的速度以及範圍,已經超越了世界各界的想像。所有的香港媒體人,都有可能是香港政府下一步肅清的對象。他指,這次大搜捕告訴我們,我們熟悉的香港已經面目全非,香港人一直試圖守護的價值,香港和中國政府完全無法容忍。

馮詔天說:這個時間其實香港人也處於深淵之中,也的確需要各界的援助。在台灣無論是關乎《港澳條例》修訂的「香港人權及民主條款」、港人來台的就學就業相關政策,甚至堵防假港資真中資的相關政策等等,都是要確實的進行。這同時也是為台灣的民主防衛,以及面對中共的瘋狂打壓,香港人都絕對不會屈服,我們會以不同方式存活下去,也同樣希望台灣站在民主的第一線,對抗中國的極權擴張。
香港歷史作家徐承恩表示,《立場新聞》仝人遭到如此不公之事,有血氣的人無不義憤填膺。他指,自己只有憤怒,沒有任何悲傷,因為那美好的仗,他們已經毫無悔恨地打過了。
徐承恩說:所以我們要「煽動」,要繼續去寫這些煽動文字,製作這些煽動刊物,我們要繼續的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為甚麼?就是為了每一個人、自由的人生意義、為了普世間真理的流傳、為了台灣和香港這兩個國家的自由和自主。所以就讓我們煽動到底吧!
台灣香港協會理事長桑普表示,《立場新聞》事件可以觀察到香港目前的情況,輕易就會因言入罪,包括媒體等人人自危,民眾也喪失了知的權利。香港媒體在這股風氣下,新聞變成新華社的通稿,情況愈來愈像中國大陸和北韓(朝鮮)。

桑普說:台灣看到香港走回頭路,台灣真的不要走回頭路。不要以為台灣打了一個愈來愈民主的風向,的確沒錯,但是我看到很多中國的在地協力者在台灣,中國在地協力者的媒體在台灣,他們有些很好的記者,但是整個媒體的風向就帶動起一個親中的路線。所以這個地方我們還是小心,新聞自由可以一夕之間沒有了,所有東西都是鏡花水月,需要我們很努力的維持跟堅持。
經濟民主連合研究員江旻諺表示,台灣移民署應考慮人道原則下,儘速接納需要緊急離開香港前往台灣新聞工作者的入境申請。

江旻諺說:香港的一國兩制現在已經備受催毀,香港的自由不復存在,台灣與香港之間的法律關係也必須要重新思考,重新去制定一個可以符合現狀,因應香港情勢的劇烈變化的台港關係法治基礎。很多的公民團體在內一起推動的《港澳條例》第60條之一的「香港人權及民主條款」,也已經在立法院一讀交付委員會,正在審查當中。我們呼籲立法委員,在今年台灣立法院的最後會期,可以儘速通過《港澳條例》第60條之一「香港人權及民主條款」。
對於團體的要求,陸委會副主委邱垂正回應表示,政府相關部門會持續就現有的相關規範、法規進行盤點,也希望能夠在兼顧國家安全考量下,透過制度的機制與力量,給予港人最實際的支持與協助。目前政府有許多的措施在盤點完成後,會透過一定的法制作業,也會廣納各界的人士意見,來積極來推動。
記者:鍾廣政 責編:方德豪 網編:劉定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