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萬劑BNT新冠疫苗將以新標籤由德國直送台灣

0:00 / 0:00

由台灣民企損贈的一千萬劑新冠疫苗,將由德國藥廠BioNTech原廠直送台灣,消息指這批疫苗將重新製作標籤,不會出現「復必泰」的稱呼。台灣行政院發言人表示,民間成功採購疫苗,粉碎了先前政府從中作梗的謠言。民進黨立法院黨團認為,兩岸政治因素導致台方未能以官方身份洽購BNT疫苗,要經由民間採購捐贈社會接種。(鍾廣政 台北報道)

台灣行政院周一(12日)舉行記者會,感謝相關企業的捐贈。發言人羅秉成指出,從政府努力促成簽約,足可證明先前有傳言指稱,政府基於政治理由阻擋民間透過上海復星購買疫苗是謠言。

羅秉成說:卡在政府,這個講法很卡通,既不真實,又不公平。大家想想看,如果政府要卡BNT疫苗,政府要擋、要拖BNT疫苗,或者外界講我們就是不想買BNT疫苗,可以回想看看,如果政府是這樣的做法的話,陳時中指揮官何必開啟企業可以捐贈疫苗?政府的政策可以選擇不開啟,他開啟了。如果不是支持,也希望各方一起來成就我們在爭取國際疫苗的困難,何必在行政院這邊宣布6月18號成立專案,來協助台積電跟鴻海永齡基金會,購買各500萬劑的BNT疫苗?

羅秉成又稱,台灣當局將尋求增購1,500萬劑美國藥廠莫德納研發的疫苗,供明年及後年使用。

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表示,總統蔡英文感謝各方的努力,讓相關專案能夠順利推動。

張惇涵說,政府與民間共同協力,讓此次疫苗採購捐贈專案,符合「原廠製造」、「原廠標籤」、「直送台灣」三原則的共識與期待,並捍衛國人健康安全之各項權益。

民進黨立法院黨團書記長羅致政指出,台灣在採購疫苗上,唯一需要用特殊方式處理的就是BNT疫苗。因為台灣的特殊環境,必須用政府授權、民間採購方式才能成功。

羅致政說:當時我們對BNT疫苗的採購,當時採購500萬劑,政府的規劃在去年年底採購500萬劑,當時也幾乎達成簽約。在一月份的時候,我們都已經完成合約的草約,尤其是由德方BNT所傳送過來的合約,我們都簽了,只等待最後一刻德方能夠簽署,最後因為新聞稿裡面出現所謂「我國」的字眼而生變。

參與疫苗捐贈的台灣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周一(12日)凌晨在社交網站發文表示,很欣慰終於能給社會大眾一個交代,已完成相關合約簽署,但還不能放鬆,還要努力催促到貨時間和爭取更快的到貨數量等。他也表示,這批疫苗是德國原廠直送。

郭台銘強調,在洽購期間,北京當局並未對這次疫苗採購過程有任何指導或干涉,他感謝能讓採購行為,歸諸商業條件談判的本質進行。

德國BNT藥廠首席執行長Ugur Sahin發表聲明稱,很高興看到復星醫藥與BNT共同研發的疫苗,能為台灣疫情防控發揮積極作用,他指出,這批新冠疫苗,由歐洲工廠所生產。

根據資料顯示,鴻海永齡基金會和台積電,合計出資不超過3.5億美元購買這批疫苗,其中包含疫苗、運送和到台灣後的冷藏處理,預計最快9月底後抵台。疫苗將全數捐贈給政府分配使用。

上海復星醫藥周日(11日)晚上宣布,今次疫苗銷售,是透過子公司復星實業與台積電、鴻海、永齡基金會委託的裕利醫藥簽署有關協議。

「復必泰」疫苗由美德藥廠聯合研發,德國BioNtech公司去年與上海復星醫藥簽訂協議,BioNtech疫苗在大中華區由復星醫藥代理,包括兩岸及港澳地區。

今年5月底,台灣駐德國代表謝志偉接受本台專訪時透露,台灣原成功向德國藥廠洽購疫苗,台方並願意在新聞稿中將「我國」改為「台灣」,但懷疑藥廠受壓突然變卦,令交易胎死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