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水災港人冷漠 颱風過後在台港人參與災後重建

0:00 / 0:00

中國華北地區受颱風侵襲,造成多人傷亡,不過香港民間捐贈及關注的熱情明顯不比過去熱烈。反觀台灣南投縣受颱風侵襲後,在受災地區可見到在台港人的身影;亦有來台實習的香港人,特地到災區為台灣出一分力。

颱風「杜蘇芮」及「卡努」侵襲台灣,導致多個縣市停班停課,南投縣仁愛鄉因受豪雨影響,導致多個地方嚴重泥石流,損失慘重,百多人受困,甚至廬山溫泉區的酒店疑被大雨掏空地基。

義工說:「加油!加油!Go!Go!Go!」

天災過後便要著力重建工作,台灣除了消防署、軍人等等,民間也有團體自發前往災區支援,當中有香港人的身影。

赴湯說:「南投縣有好多災區出現,有些山泥傾瀉,有些路倒塌了。現在好多地方斷水斷糧,我嘗試過去看看有甚麼可以幫忙。」「今早清了後面一大堆泥,但還是有很多被塞住的地方。」

在台港人「赴湯」湯偉雄,上周四(10日)起一連兩日前往災區協助,回到台北後向本台講述今次災後支援。

赴湯說:「 我開頭看到網上號召,看到他有三項事情要幫手,第一是因為道路倒塌了,所以他要四驅車幫忙運送物資進去一些斷了路的災區;第二是山泥傾瀉時(泥石)進屋了,要幫忙把泥石清理;第三種就是要搬運及分類物資。我進去災場就幫忙清理泥石。」

赴湯明白家園被破壞的感受 身在台灣望出一分力

這次也是赴湯第一次於台灣參與天災善後。

赴湯說:「其實住在這裡,這個地方有事,其實都想盡自己些少能力去幫忙。因為我自己個人經驗,其實我因為香港的家被破壞,然後我需要離開香港,所以我好明白家園被破壞的感覺,只是人為和天災(的分別)。」

在過程中,他還遇到3位來台短期教會實習的香港人,也特地參與支援工作。

其中Daisy說:「我們看到新聞,這邊發生土(泥)石流,可能他們的家園和之前有不同,會覺得好震撼,想幫忙。」

除了他們,在台港式小食店「港記」老闆也有參與災後重建工作。

相對於台灣,中國災情更嚴重,但港人這次華北的情況冷淡,赴湯認為是中國政府管治問題。

赴湯說:「不是不關心中國災民,但我們知道我們投放的任何力量(物資、金錢)下去,都會被政府吃掉。因為我們覺得那個政府不可信。但台灣不同,就像我去災區,好多人捐物資上去,到最後真的每盒餅、每個罐頭真的落在災民手上,我們對這件事有信心才會想去幫忙及捐助。」

南投縣府統計,這場風災農作物受影響面積近970公頃,損失達到1.6億新台幣。

記者:淳音 責編:李榮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