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港大法學專家批23條摧毀人權 湯家驊:現在不可跟03年比

0:00 / 0:00

港府就《基本法》23條進行諮詢之際,前香港大學法律學院教授戴大為(Michael Davis)出版新書,分析香港人權、自由如何被摧毀。戴大為曾經是《基本法》「23條關注組」成員,他接受本台訪問指2003年時香港仍有法治,如今23條立法內容明顯更廣、更辣,憂慮大陸的國安法直接被套用在香港,將難以捍衛「一國兩制」;而同樣是「23條關注組」成員的資深大律師湯家驊認為,2003年時沒有立法的迫切需要,如今在《港區國安法》下已有立法條件。

「如果香港政府在看的話,他們正處於諮詢期,對吧?所以他們應該聽我們的意見,而不是懸紅通緝我們。」——戴大為(Michael Davis)

國際特赦組織英國分部上周五(16日)晚在倫敦舉辦座談會,前港大法律學院教授戴大為在會上分享他的新書《Freedom Undone》,講述香港法治近年的轉變,並探討2020年《港區國安法》實施後對香港「一國兩制」、「高度自治」的破壞等。

前23條關注組成員:03年香港仍有法治 如今像中國大陸社會

被問到港府將就《基本法》23條立法,對香港法治有何影響。戴大為指出,從23條諮詢文件可見,港府明顯地採用了中國大陸的國家安全法規體系,相信最終版本會與大陸的國家安全法一樣廣泛;而《基本法》23條將受《港區國安法》約束,預計有相同程序,包括反對保釋、審訊不設陪審團等。

他表示,港府採用中國國安法的廣闊定義,保留及擴闊不少國家已廢除的「煽動罪」。當局認為內地適用的國家安全條款,也適用於香港,在這種情況下,捍衛「一國兩制」變得非常困難,使香港更像中國大陸社會。

戴大為說:「早在2003年,國際特赦組織、人權觀察等都在香港設有辦事處,他們可以自由地開展業務,他們都在新的國安法下撤離了。但根據新的《基本法》23條,他們研究任何人權問題都會太危險,因為他們可能會被指控違反保密規定或外國干預。因此,人權倡議在這方面大大受損,實際上似乎是注定成為一個像中國大陸的社會。」

23條草案內容現時更廣、更辣

22年前,港府就《基本法》23條立法進行諮詢,戴大為當時是「23條關注組」成員,對於今昔立法環境有何不同,他認為當時香港仍有法治,但現在《國安法》已經實施,今次23條立法明顯更廣闊、更嚴苛。

戴大為說:「我們(關注組)對草案的各個條文進行了分析,並得出結論,認為它(23條)不符合《公民與政治權利公約》的標準。但與現時的23條諮詢文件相比,它(當時)非常溫和。那是很重要的,因為在那些日子裡,香港是一個法治社會,安全、有民主承諾,這對關心香港的律師非常重要。」

湯家驊:03年沒有立法的迫切需要

行會成員兼資深大律師湯家驊,當年同樣是「23條關注組」成員,他周二(20日)對本台指,今昔的立法環境分別很大,形容現今社會、司法制度,與2003年比較「完全不可同日而言」。

湯家驊說:「當年普遍認為沒有需要,沒有迫切性,沒人講港獨,街頭運動不涉暴力,所有示威都是井井有條,沒有人掟汽油彈,毁壞公共設施,沒有外國勢力的滲透,沒有中美角力,而引致外國勢力滲透香港,令香港成為不穩定地方;現時已有《港區國安法》,亦都作為先例,將國際人權公約的條文及法治原則寫進法律裡。」

湯家驊強調,當時他並非反對立法,認為「很多人都誤解了」,當時反對的是立法方式,要求廣泛諮詢,現時雖然諮詢時間短,但形容是「可以接受,是一件好事」。

2003年香港法律界人士組23條關注組

2003年的《基本法》第23條草案引起極大爭議,觸發50萬人上街反對立法。當時港府宣布就23條立法展開諮詢時,亦掀起社會輿論,香港一批法律界人士,包括吳靄儀、余若薇、梁家傑、湯家驊、陳文敏、戴大為(Michael Davis)等,組成「23條關注組」,向公眾講解23條的法律問題,呼籲市民表達意見。

《基本法》第23條規定,香港特別行政區應自行立法,法例羅列「七宗罪」,包括禁止任何叛國、分裂國家、煽動叛亂、顛覆中央人民政府及竊取國家機密的行為,及禁止外國政治性組織在港進行政治活動、禁止本地政治性組織與外國政治性組織建立聯繫。

記者:董舒悅 編輯:溫曉平 網編:畢子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