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權移交25年】《中英聯合聲明》再成國際焦點 中方避而不談

2022.06.30
【主權移交25年】《中英聯合聲明》再成國際焦點 中方避而不談 中國總理趙紫陽與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在1984年12月19日簽署《中英聯合聲明》。
資料圖片

香港主權移交25周年前夕,剛閉幕的七國集團(G7)峰會連續第二年在公報中提到香港,呼籲中國履行在《中英聯合聲明》的承諾,保障港人的權利和自由。中方繼續以「純屬中國內政」敷衍應對,卻對《中英聯合聲明》避而不談。而英國國會周三(29日)就香港情況進行辯論,議員促請英國政府採取更多措施,追究中國政府違反《中英聯合聲明》的責任。

香港主權移交25周年臨近,港府全力營造一片「喜迎習近平」的祥和氛圍,以掩蓋記者被嚴控、民間聲音被打壓的肅殺氣氛,然而國際社會並不買帳。剛結束的七國集團峰會發表聯合公報,連續第二年提到香港,呼籲中國恪守在《中英聯合聲明》及《基本法》所作出的承諾,確保港人享有權利、自由和高度自治。

G7連續兩年提及《中英聯合聲明》 中方卻避而不談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例行記者會上,就繼續以一句「香港事務純屬中國內政」作為擋箭牌,聲稱香港過去25年來,香港居民的民主權利和自由得到充分保障,強調中國依據中國憲法和香港《基本法》治理香港。然而對於《中英聯合聲明》,他卻隻字不提。

而英國國會周三就趁香港主權移交25周年,以及《港區國安法》生效兩周年之際,就香港情況進行辯論。發起辯論的英國保守黨議員、保守黨前黨魁施志安(Iain Duncan Smith),在會上促請英國政府必須採取更多措施,追究中國政府違反《中英聯合聲明》的責任。

施志安指中方持續違反《中英聯合聲明》。(施志安推特視頻截圖)
施志安指中方持續違反《中英聯合聲明》。(施志安推特視頻截圖)

施志安說:英國政府已宣稱中方持續違反《中英聯合聲明》,但老實說,我們在向中國追究責任上,並沒有做得很多,也做得不夠。當然我歡迎因此而推出的BNO簽證計劃,為超過10萬香港人打開大門,讓他們移民英國,這非常慷慨,但這終歸只是人道行動,而不是問責機制。

施志安在會上批評中國違背對港承諾,又入侵南海、在新疆施行「種族滅絕」及強迫勞動、迫害基督徒,並扭曲全球經貿秩序,質疑英國政府為何仍要繼續和中國做生意。

英議員促制裁中港官員 讓更多被迫害港人可移英

英國工黨議員法比安.漢密爾頓(Fabian Hamilton)就在會上敦促英國政府,制裁侵犯香港人權的中港官員。

法比安.漢密爾頓會上敦促英國政府,加入制裁侵犯香港人權的中港官員。(法比安.漢密爾頓推特視頻截圖)
法比安.漢密爾頓會上敦促英國政府,加入制裁侵犯香港人權的中港官員。(法比安.漢密爾頓推特視頻截圖)

法比安.漢密爾頓說:沒有一個人被我們制裁,為甚麼?美國當局已制裁了那些官員,那為甚麼我們沒有?我希望國務大臣能盡快回答。

他批評香港實施《港區國安法》兩年後,香港的機制從根本上被改變。他又提到台灣處於一個岌岌可危的位置,因此在台港人被要求保持低調。他對此感到傷心,促請英國政府正視BNO簽證費用的問題,以讓更多面對迫害的港人可以移居英國。

《中英聯合聲明》是甚麼?

1984年,時任中國總理趙紫陽和英國首相戴卓爾夫人於北京簽訂《中英聯合聲明》,列明中國在1997年7月1日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後,中國要在「一國兩制」原則下,確保香港本身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維持「五十年不變」,保障香港人人身、言論、出版、集會、結社、宗教信仰等各項權利和自由,並在香港《基本法》中加以規定。

這份聲明經英、中兩國政府簽署確認,並在1985年送交聯合國登記。然而在中共治下,香港的民主自由逐步受壓,更迫使港人在2014年的「雨傘運動」中走上街頭抗議。中國外交部在2017年香港主權移交20周年前夕,更以「歷史文件」形容《中英聯合聲明》,指聲明「不具有任何現實意義」,引起軒然大波。

及至2019年「反送中運動」爆發,港警以暴力鎮壓示威,北京更在2020年7月1日前夕強推《港區國安法》,觸發英國政府強烈反彈,狠批中方「嚴重違反」 《中英聯合聲明》,並宣布啟動BNO(英國國民海外護照)「救生艇」計劃。

記者:呂熙/董舒悦 責編:李世民 網編:劉定堅

新增評論

請將評論填寫在如下表格中。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因此,評論將不會在您提交後即時出現。自由亞洲電台對網友評論的內容不負任何責任。敬請各位尊重他人觀點並嚴守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