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政府最新 公布將增撥250萬英鎊(約2388萬港元),向當地21歲或以下的香港、阿富汗及烏克蘭青年,提供心理健康輔導及治療等服務,幫助他們融入社會。有港人組織對計劃表示歡迎;亦有經歷「反送中」運動的情緒病患者認為,相關支援非常重要。
負責為「歡迎港人計劃」發放資助的英國政府機構「城鎮升級與房屋社區部」(Department for Levelling Up, Housing and Communities,簡稱DLUHC)當地時間周三(27日)宣布,將會增撥250萬英鎊,向被迫離開家園的年輕人提供適當的心理健康支援服務,對象包括來自香港、阿富汗及烏克蘭的21歲或以下青年及兒童。
英國政府表示,各地方議會及志願組織可以申請撥款,為有需要人士提供心理輔導及治療、英語課程、高等教育支援及就業培訓等,協助他們融入社會。申請時間由周三起,截止日期為11月1日。
負責計劃的「城鎮升級與房屋社區部」部長菲麗希緹·巴肯(Felicity Buchan)說:「難以想像這些因衝突和戰亂,而被逼離開家園的年輕人所受到的心理創傷,這個資金會幫助21歲或以下人士,獲得適切的心理健康支援。 」
「反送中」後出現情緒問題 年輕患者:絕對有需要支援
香港2019年「反送中」運動後,不少港人患上情緒病,出現「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現年21歲的Derek是患者之一,他接受本台訪問時坦言,增設心理支援服務非常重要。
Derek說:當年作為一個經歷運動的香港人,我是絕對支持有這個服務去幫助我們。我在香港時已在看臨床心理學家,絕對有一班受眾是很迫切需要這些幫助,不是因個人問題,很多時因社會因素,因時代(影響),我們會遇到各種精神健康問題出現,我覺得需要求助。
Derek又說,港人要在英國尋找一個合適的心理醫生或治療師非常困難。
Derek說:尤其是要找到一個能理解你需要,理解你經歷的人,再有專業的資格去幫助他去疏理這些問題是很困難,英國NHS(National Health Service,國民保健署)有很好的精神支援系統,但很多時都是英文,就算有翻譯,都未必清楚你的文化背景,能同聲同氣地告訴你當時發生甚麼事,所以母語的支援是相當重要,有資金的時候我希望有更多這方面的服務。
港人組織:計劃有助港人重建成長階段
在英港人組織「港援」(Hong Kong Aid)兒童及青少年服務發展主任陳先生對本台指,歡迎資助計劃,認為這反映英國政府認同香港人所承受的是一種創傷,組織會積極考慮申請資助,而他們過往都接觸不少受情緒困擾的個案。
陳先生說:我們都見到,現在已經3年了,很多人未能擺脫陰影,可能聽到警車聲,或者看到很密集的人群,都會勾起他們在香港發生的一些創傷,他們排隊去輪候NHS的服務,自己一個人來(英國),與家人斷絕來往,甚至斷絕在香港很要好的朋友,他們來到英國,是很需要一些服務去幫助他們重建成長的階段。
目前港人如有精神健康等問題,都可以享用英國的國民保健署服務。不過陳先生指,不少患者反映NHS輪候時間較長,難與服務提供者建立信任;相信在新的資助計劃下,志願組織的參與能減輕NHS的負荷,有助個案分流。
針對資助計劃,在英人權組織「香港監察」(Hong Kong Watch)周三發表聲明,歡迎英國政府對香港年輕人的支持,又指「自從北京在香港實施《國安法》以來,自由和權利全面急劇下降,這筆資金將有助那些逃離香港的年輕人緩解過渡。 」
記者:董舒悅 責編/網編:畢子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