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香港眾志副主席鄭家朗在英國取得難民身份後,聯同其他海外港人成立新計劃,協助尋求政治庇護失敗者上訴,同時希望英國當局能夠檢視審批政策。有港青庇護申請被拒後感到徬徨,憂慮最壞情況是被遞解出境。
鄭家朗周三(6日)在社交網宣布,成立新計劃「Stay Safe Project」幫助政庇申請被拒的港人。他同日接受本台訪問指,計劃希望為未能申請法援的被拒者配對律師,協助草擬上庭文件,並在國會遊說議員關注香港個案等。
他指目前接觸9宗被拒個案,每宗情況不同,但認為不少個案被拒原因「荒謬」,希望英國當局能夠檢視難民審批政策。
鄭家朗說:整體數字不算多,但最近來說算多,因為最近陸續有人收到面試,有9人被拒絕對算是很誇張,以及感覺到準則不同了,有些人明顯有(港區)國安法風險;有些人本身高度參與英國公民社會,在香港有國安風險都被拒絕,因此拒絕的理由很浮動。
尋庇護者缺乏收入 難聘請收費律師
其中一位尋求庇護者是25歲港人阿Sing,本月初接獲當局通知申請被拒。他同日對本台稱,得知結果後心情複雜,在自行檢討被拒原因後,認為其中一個問題是溝通困難,他指當地法援名額有限,未能找到合適的義務律師幫忙,自己又沒錢聘請收費律師,惟自行處理申請難度很高。
阿Sing說:收費的(律師)要4千英鎊,都超過4萬港元,對我來說是非常困難,更何況要有一筆錢去交聘請律師費用?因為我沒有工作權利,所以其實我是沒有收入,有點「鬼打牆」,即知道要找律師,但我沒有資源沒有能力,所以大部分(申請)都是自己處理,所有事情都是自己表述,本身我的英文能力在香港文憑試不合格,我就覺得很不利。
港青申請庇護被拒感徬徨 憂被英國當局遞解出境
至於申請被拒後有何計劃?阿Sing表示,最壞結果是被遞解出境,目前會在這兩星期內上訴,正等候律師接手他的個案,但他坦言有一定困難。
阿Sing說:不知道最壞情況被遞解出境時,我可以怎麼辦?我都幾肯定如果我回香港會受迫害或坐冤獄,現時這刻我想不到那麼遠。正常情況應是在申請時,或等候面試期間要找到律師,但是我現在被拒絕後才找律師,相對比較遲,我都不知道如何,這刻唯有鎮定自己。
英媒《BBC》(英國廣播公司)今年9月引述英國內政部統計,自2020年初赴英尋求庇護的港人個案共299宗,當中未成年者有44人,當局僅批出28宗難民或人道主義保護身分,有43人申請被拒。
記者:董舒悅 編輯/網編:畢子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