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揆「断线」29个月后再与习近平通话 英指触及香港问题但中方只字未提

2024.08.26

英国首相施纪贤(Keir Starmer)上周五(23日)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通电话,成为两国领导人29个月以来首次向外公布的对话,双方讨论了贸易、经济和教育等领域的合作,其中英方指施纪贤曾提及香港问题。有评论预期中英互动将趋频繁,但新任工党内阁对华会否改行温和路线,仍有待观察。

习近平是在上周五与施纪贤通电话,英国首相府当日发表声明,以150字交代双方讨论了贸易、经济和教育等领域的合作,并一致认同两国有必要在气候变迁和全球安全等领域上密切合作。唐宁街的声明又提到,施纪贤希望两国可在香港、俄乌战争及人权议题等分歧上作公开、坦诚和诚实的讨论。

至于中国外交部同日发布的新闻稿,形容习近平是「应邀」与施纪贤通电话,以逾600字篇幅详细讲述二人对话内容,包括施纪贤祝贺中国队在奥运「取得优异成绩」,又指英方表示「长期坚持一个中国政策立场没有改变」,但只字未提施纪贤曾提及香港及人权等问题。

1 (2).PNG
根据中国外交部新闻稿,习近平是「应邀」与施纪贤通电话,而英方声明则未有提及是哪方先「踏出第一步」。(中国外交部新闻稿截图)

IPAC邝颂晴:英中互动或更频繁

「对华政策跨国议会联盟」(Inter-Parliamentary Alliance on China,IPAC)高级分析员邝颂晴向本台表示,英国工党政府未来和中国政府的互动越来越多,是意料中事。

邝颂晴说:「工党现在的首要任务,他们大选前也有说的,就是想振兴经济。要振兴经济,他们就会觉得需要中国市场或需要和中国的生意往来。工党里有一些势力相当大的人,和施纪贤很亲近,他们和中国也有生意来往。所以我不会对此感到意外,我觉得英中两国愈来愈多互动是必然的,在某些议题上避重就轻也是可以预料。」

郑文杰:工党对华取态有待观察 英国应避免助长「大内宣」

港人组织「英国港侨协会」董事、英国驻港领事馆前雇员郑文杰认为,施纪贤上任后「破冰」,可能只属外交「例行公事」,工党对华是否转趋温和仍有待观察,期望英国传媒及公民社会发挥监察力量:「英国政府在这一方面要表现足够的透明度,他与中国的高层谈了些甚么?里面有没有作出任何在人权议题上的妥协?因为我们希望见到英国政府,在与这些已经愈来愈独裁的极权国家交往的时候,一些基本的核心人权价值是不能够被妥协的、是不能够被出卖的。」

郑文杰认为,英国在处理与中国的外交关系时,要避免言语间滋长中共对外的气焰。

他说:「她(英国政府)去处理对华关系的时候,所有的用词、所有的用语,如果反过来被中共的党媒、国营媒体去利用变成『大内宣』,这件事会助长了中共那种民族自豪感,而民族自豪感,往后也都可能会助长了他们对外扩张的一种威权主义的政治议程。」

中英关系达「新平衡点」 英国可探讨增外交「筹码」

自2019年香港抗争运动后,中共与西方国家的关系跌至「冰点」,郑文杰形容,现时中英关系随著英国政党轮替「重回新平衡点」,虽然对国际秩序是不利的取向,但亦可以寻求在外交上增加手上筹码。

郑文杰说:「当中国反过来需要依赖你的时候,你(英国)可以在人权议题上更加能够著力。至少我想香港人、在英港人也好,他们可能期盼的,是你至少有没有一些实绩,是可以透过这种所谓有限度的交往,是可以换来一些政治囚犯可以获得释放呢?」

2 (1).jpg
两国对上一次公开领导人曾通话是在2022年3月25日,时任英揆是约翰逊。至29个月后两国领导人再次通话时,英国已经历三度换相、政党轮替,以及英女王驾崩。(美联社资料图片)

两国对上一次对外公布的双方领导人通话,是2022年3月,时任首相约翰逊与习近平通话后,双方一度「断线」29个月。当时中、港仍处于「封关」状态,其时英国国家元首仍是女皇伊利沙伯二世。

记者:文在山、梁铭康(英国) 编辑:施芷珊

新增评论

请将评论填写在如下表格中。 评论必须符合自由亚洲电台的 《使用条款》并经管理员通过后方能显示。因此,评论将不会在您提交后即时出现。自由亚洲电台对网友评论的内容不负任何责任。敬请各位尊重他人观点并严守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