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在台協會前主席卜睿哲(Richard Bush)認為,《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作用並不如示威者所期望,北京則以為這項法案的作用比實際更大,因此存在誤解與反應過度的風險。
卜睿哲在談論香港未來的研討會後受訪解釋,也許有些示威者因為害怕面臨後果,尚未冒險將自己置於險境之中,但現在這些人可能會以為,美國國會通過了法案,代表美國將一直支持香港示威者,所以現在可以冒險了;這誤解了法案,也誤解特朗普對北京的態度,美國國會有責任勸阻人們陷入險境。
卜睿哲說,另一方面,若中國政府過度解讀法案的作用,因而決定不與美國簽署第一階段貿易協議,這是負面的後果,因為這只是誤解法案所造成。至於特朗普是否會簽署法案,卜睿哲表示,不確定會怎麼做,但特朗普可能選擇「以自己的方式」執行法案。
而中國官方《人民日報》刊發文章指,美國國會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再次證明美國是香港亂局的幕後黑手。
文章指,大量證據表明香港局勢變化的每一個關鍵點都有美國背後推動的痕跡。又引述學者指,美國在香港策動的「顏色革命」已經到了煽動罷工、癱瘓城巿,找時機發動示威抗議,再將抗議升級為社會騷亂,最終達到癱瘓香港並奪取管治權的目的。
文章反問,為甚麼在美國政客口中,暴力發生在美國才叫暴力,發生在香港就叫「追求自由」,為何在美國襲警的人會被當場擊斃,而暴徒在香港襲警搶槍殺人放火卻是「民主鬥士」,為什麼美國警察一年槍殺上千人是「恪盡職守」,香港警察如此高度克制仍被叫做「暴力鎮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