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美國制裁導致手機業務嚴重受創的中國通訊設備商「華為」,其創始人任正非近日首次公開談到華為「南泥灣」計劃 (即生產自救)。他高調表示華為不靠手機也能存活,將擴展業務板塊尋求生機。此前任正非接受媒體採訪時曾提及養豬,因此,華為計劃進軍養殖業的消息在網上迅速蔓延。(黃小山/程文 報道)
任正非接受傳媒訪問中,談及華為開展了「南泥灣」計劃,還舉例稱在煤炭、鋼鐵、音樂、智慧屏、PC機、平板等領域都可能有很大的突破。但傳媒的焦點則落在華為「養豬」計劃。
華為前工程師張先生向本台指出,華為的三大業務板塊都面對業務性萎縮,加上美國的封殺,所以尋求出路是華為最迫切的事情。
張先生說:華為它原來三塊業務嘛,運營商、企業網和終端啊。我原來微博裡也說了嘛,運營商業務肯定是要萎縮的,因為運營商本來日子不好過,華為都已經碰到天花板了。然後近十年來華為收入兩個特點,第一個特點就是國內的比重越來越大嘛,第二個特點是,手機的比重越來越大嘛。手機現在沒有晶片被打壓了,很多國家都說要把它的設備從線網上清出去嘛,運營商的業務,就萎縮得更厲害了嘛。它盤子那麼大,我算了一下,每一年6、7千億的硬性支出。那你說怎麼辦呢?
張先生還認為,華為以養豬為名,在養殖行業推銷自己的所謂的視頻系統,但無論是其業務的技術含量還是可拓展空間都十分有限。但他們擁有的官方資源,有利對抗競爭對手,去年11月官方協助華為分拆榮耀手機業務,本身就是在全力以赴幫其突圍。
張先生說:它其實也不是養豬,它就是想賣攝像頭嘛,說白了就是。高端的碰不著了,那就做點低端的了。華為現在有一個特點,它有政府關係,有些行業它可以去擠壓。舉個例子就說太陽能行業,太陽能逆變器這個行業又不是甚麼高科技含量,但是它可以在這個行業裡去搞一些競爭嘛。他們不是去年把榮耀賣了嘛?賣了一千億嘛,國資委出的錢嘛。如果去年那一千億不給它的話,它已經over了。
華為養豬有跡可尋,去年10月舉行的農牧數智生態發展論壇上,華為就發表《5G引領現代豬場AI使能智慧養豬》報告。華為認為,未來數據是現代養豬核心要素,更是養豬智慧升級核心驅動力。從以前以「人管」為主到未來以「數據管」豬場為主,在數據管理豬場過程中再運用AI技術做更多科學決策。
早些前,任正非接受美聯社訪問時也曾談到養豬。他說:「如果我考不上大學,養豬可能也是養豬狀元。我認為自己做甚麼事都很認真,無論哪件事都可以做好。」
一直關注此事的李先生認為,任正非的說辭其實是困境下的一種安撫性宣傳,但並不意味著他真的會投入巨大的資金或人力到養殖行業,因為這些領域本身的效益並不理想。
李先生說:對手機這一塊的話,美國已盯上了,不會放過它的。美國的這種封鎖,會繼續持續下去。所以他們為了轉向。養豬的話恐怕可能性不大,技術上確實可以做到,但這個前景並不看好,更多的是宣傳。
本台記者就此事致電華為總部,但對方拒絕回應。華為公司的法務人士也拒絕接聽電話。
華為旗下的華為機器視覺領域總裁段愛國近日表示,華為最近已新推出了智能養豬方案,這套養豬系統提供儀表板監控、大數據分析、數位化管理,支持AI識別、AI學習、AI預測、AI決策等,還透過標準化、程式化,實現全感知監控、機器人巡檢和遠程控制。
中國企業家談「養豬」不只任正非一人,前有丁磊、馬雲、劉強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