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通訊設備商華為的產品,被多個國家以安全為由逐步禁用,華為董事長首度回應指,將嚴守聯合國及美歐出口管制法規;另一方面,英國及澳大利亞分別有主要電訊商,決定取消與華為在5G及其他網絡系統上的合作。有學者認為,華為仍面臨其他國家的抵制危機。(劉少風 報道)
華為董事長梁華周二(25日)在深圳華為總部接受媒體訪問,首次回應華為副董事長孟晚舟被捕事件,他稱也很牽掛孟晚舟,案件已經進入司法程序,困難和挑戰讓他們更堅強,有公司員工在事件發生後,特意做了一款印有「燈塔在守候,孟晚早歸航」的杯子聲援孟晚舟。他表示公司業務運作一切正常,全體員工仍然聚焦工作,答謝外界的關心。
梁華亦交代了5G業務,他指華為將繼續堅持合規運營,以法律應對國際政治的不確定性,嚴格遵守業務所在國的所有適用法律法規,包括聯合國、美國和歐盟適用的出口管制和制裁法規。
梁華又稱,雖然遇到外部壓力,但華為將持續構築在5G領域的核心競爭力。在技術和商業上,華為5G領先業內,提供「端到端」全系統。他又指,目前已經獲得26個5G商用合同,比之前新增一個。
外媒報道,英國電訊(BT)旗下的流動網絡運營商EE,將會為警察及救護人員提供價值23億英鎊的網絡設備,但運營商近日在採購名單上剔除華為。系統因而推遲4年才能完成,但英國政府仍對這項決定表示滿意。
報道指,澳大利亞電訊商沃達豐和記(Vodafone Hutchison)表示,隨着澳國政府禁止中國電訊商競投5G網絡建設,相信當地所有電訊網絡都會日漸減少與華為合作。該公司將尋求與其他供應商合作5G網絡建設,而原有4G網絡則僅有非核心部份由華為負責,因此並不擔憂安全問題。
上海政治學者陳道銀認為,華為的情況未必如公司所言樂觀,目前仍然面臨危機。
陳道銀說:這是華為面臨一場公關危機,相應的作出一些公關策略的反應,結果情況很樂觀的話,他(梁華)也沒必要在這個時候作出比較鮮明、大張旗鼓的作態。現在我們看到最近無論是從歐美,還是日本、印度都有不同的聲音出現,目前華為所面臨的一個危機,有可能會引發一個全面的市場危險。
香港中文大學全球研究社會科學學士課程講師陳偉信表示,雖然華為指會嚴格遵守聯合國、美國和歐盟適用的制裁法規,但能不能夠得到其他西方國家的信任,要視乎兩個因素。
陳偉信說:信任是建基於究竟,當西方社會重新衡量中國在未來的科技掌握上,會否正式挑戰到美國或者西方社會的地位呢?或者中國近年去希望建立銳實力的事,會否最後成為西方社會制度一個很重要的突破口呢?我想這兩個考慮才是西方社會願不願意接納中國,或者一些所謂國企或民企也好,對於它們自己一些行業、業務的投資,一個很重要的關鍵。
另外,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周一(24日)再度呼籲美國撤銷孟晚舟的拘捕令,她又批評英國和歐盟,只是關注加拿大公民被中方扣押,是持雙重標準。
華春瑩說:英國和歐盟也發表了聲明,對加拿大表示支持,我就覺得很奇怪,這件事情跟英國和歐盟有甚麼關係呢?當初加方應美方的要求,非法扣押中國企業高管的時候,他們又在哪裡呢?他們所謂的人權,都是對不同國家的公民都是有不同的標準。
近期多個國家以安全理由禁制華為的產品,但英國《金融時報》報道,英國最少三家電訊供應商與華為簽訂5G網絡合約,其中一份造價更高達20億英鎊。報道又指,其中一家電訊商下月會在倫敦二百個手機訊號發射站,測試華為的5G通訊系統,該公司發言人稱, 雖然有關華為保安問題出現爭議,但無阻他們與不同公司合作,以便為客戶提供更佳通訊設備。
捷克政府早前下令禁止官員使用華為的手機,但捷克總理巴比什周一(23日)會見中國駐捷克大使時澄清,有關部門針對華為及中興產品的警告,不代表捷克政府立場,又指決定倉卒和受到誤導,重申歡迎中國企業到捷克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