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班公湖邊界完成撤軍

中國與印度在喜馬拉雅雙方爭議邊界地區對峙數月後,兩軍發表聯合聲明表示,雙方已完成從爭議邊界撤軍。

聯合聲明指出,上周六(20日)中印兩軍在邊境地區舉行了第10輪軍長級會談。雙方對前期班公湖地區一線兵力實現「脫離接觸」(disengagement)給予積極評價,認為這是一重要進展,為解決中印邊界西段實控線地區其他問題提供基礎。

聲明又指:「雙方同意遵照兩國領導人重要共識,繼續保持溝通對話,穩控現地局勢,穩步有序達成雙方都可接受的解決方案,共同維護邊境地區和平與安寧。」

去年6月,中印在邊界衝突升級,造成雙方合共至少24名官兵喪生。

中印邊界爭議源於雙方長達3440公里的爭議邊界始終難劃定。喜馬拉雅山區雙方沿邊的河川、湖泊與冰帽意味邊界線很容易位移,導致雙方官兵常面對面發生衝突。兩國也都競相在中印實際控制線(LAC)沿邊修建基礎設施。

儘管雙方有過數次的軍事層級會談,但緊張情勢未解。在這回班公湖撤軍前,雙方最近一次小衝突是1月20日發生在印度錫金省(Sikkim)邊界。

2020年雙方間衝突暴力升溫,雙方6月在加勒萬河谷(Galwan Valley)的衝突,導致20名印軍人死亡,中方則遲至上周五(19日)才迂迴證實有4名官兵在衝突中喪生。據報雙方使用石塊、狼牙棒等互毆,未使用槍枝,但仍是1975年以來首次出現人員陣亡的衝突。

去年8月,印度指控中國一周內兩度在邊界製造軍事緊張,中方否認相關指控,稱僵局對峙責任在印方。去年9月,中方指控印軍向他們開火,印度稱是中方對空鳴槍,若屬實則為45年來雙方首度於邊界開火;中印1996年協議禁止相互在邊界使用槍枝與爆炸物。

中印兩國之間僅在1962年打過一仗,有鑑雙方都是核武擁有國,緊張局勢醞釀與危機升溫恐致災難後果;此外,因中國是印度最大貿易夥伴之一,衝突也會帶來經濟惡果。觀察家認為兩國都擔不起一戰,解決紛爭的唯一方式只有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