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峰会登场将谈「针对中国议题」 习近平打对台办中亚峰会

2023.05.19
G7峰会登场将谈「针对中国议题」 习近平打对台办中亚峰会 G7各国领袖于广岛和平纪念公园献花,以示「无核」决心。
路透社 / 2023年5月19日

七大工业国集团(G7)峰会周五登场,中国议题成为重中之重的议题。适逢中国威胁让国际间感到压力,据报G7将提出「应对中国的基本原则」。但在各国有既定利益及考虑的情况下,G7是否真的能就此达成共识?学者认为毕竟国际政治不一样,欧洲也不希望和中国经贸关系受太大影响与此同时,由中国主办的中亚峰会也正在举行,打对台的意味甚浓,学者相信大战略也是为了跟美国竞争霸权。 

G7峰会(七国集团峰会)今年由日本担任轮值主席,周五(19日)在日本广岛开幕,为期3天的会期进行10场会议讨论,包括日本、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加拿大和意大利7国领袖将针对俄乌冲突、台海问题、核武不扩散等议题广泛讨论。除了俄乌议题,被认为重中之重的议题,便是中国议题。首日预计将举行3场会议:「世界经济」、「乌俄战争局势之应对、加强对俄制裁」、「外交和安全」。 

各国元首参访广岛和平纪念公园

综合媒体报道,首个行程为各国元首参访广岛和平纪念公园,由日相岸田文雄亲自解说1945年8月6日原子弹投放到广岛所造成的破坏和伤痛,这是G7成员史上第一次聚集于此,展现出成员推动「无核武世界」的决心,也象征G7各国反对俄罗斯在俄乌战争中以任何形式启动核武。 

岸田文雄:维护以法治为基础的自由开放的国际秩序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今日第一场「世界经济会议」发表开幕致词,指出 G7峰会的2项关键任务是「一、维护以法治为基础的自由开放的国际秩序;二、加强与G7集团以外的国际夥伴接触」。 

中国威胁让国际间感到压力 G7将提出「应对中国的基本原则」 

今年4月法国总统马克龙访中,曾指台海冲突无关欧洲,称「欧盟不应成为美国政策的追随者」、「不要陷入不属于我们的危机」等,引发外界担忧G7内部团结。据报各国正协调将台海议题写入声明。 

媒体引美官称将发表关于中国「使用经济胁迫」声明 

美国国家安全顾问苏利文(Jake Sullivan)日前透露,G7将提出「应对中国的基本原则」。另外《路透社》引述一位参与会前讨论的美国官员称,将发表一份关于中国在全球各地「使用经济胁迫」(economic coercion)的声明。声明可能是共同公报中的一部分,同时也是一项有关G7国家将如何合作抵御来自任何国家「经济胁迫」的计划提案。这位官员还透露,七国领导人峰会主要声明将涵盖「一个专门针对中国的部份」,列出一份来自中国的经济胁迫与其他行径的具体关注清单。 

能就「应对中国的基本原则」达成共识?学者:应该只会暗指中国 

但在各国有既定利益及考虑的情况下,G7是否真的会就「应对中国的基本原则」,达成共识?中华亚太菁英交流协会秘书长王智盛认为,毕竟国际政治不一样,估计不会直接指名道姓中国。 

王智盛说:可能会说破坏台海和平稳定的这种单一国家,他们应该全面反对,然后破坏整个亚太地区自由航行的国家,他们可能也会反对。或者是说这种半导体上,如果借由晶片垄断或者基础截取等,然后发展会影响到其实工业国、影响整个世界和平,他们可能也会反对。 

他又指,今次G7之所以备受国际关注,因为这两年中国的威胁也让国际间感到压力;而峰会在日本广岛举行,也反映了工业国对于俄罗斯在俄乌战争中的核威胁有戒心;而疫情后大家也在评估经济的整合。所以相较于之前,今年G7更让人关注。 

学者:欧洲不希望和中国经贸关系受太大影响 

香港城市大学退休政治学教授郑宇硕则认为,西方国家近年对中国的强硬外交政策提高了警惕,也在中国高科技上作出一定制裁,并维持与美国一定程度合作。然而欧洲更重视的是在商言商,不希望和中国经贸关系受太大影响。 

郑宇硕说:在舆论上当然对中国人权、台湾问题等比较多严厉的批评,这是清楚的,但和中国的关系不希望有严重疏离。整体来说,欧盟希望和中国保持对话,特别是现在习近平政府表示愿意促成俄乌和谈,这方面西欧国家是有期望。 

俄乌战争成另一议程核心 据报与会国家将公布新一轮对俄制裁 

G7另一议程重点是俄乌战争,据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将亲自出席并发表讲话。此前,泽连斯基已密集会见了G7成员国的领导人,包括法国、意大利、英国和德国。 

《路透社》引述一名不具名的美国官员透露,与会国家将公布新一轮对俄罗斯的制裁。美国已带头严厉制裁俄国企业、银行与个人,新制裁旨在重申世界强国援乌抗俄的决心。G7旨在阻断俄国获得战场所需物资的能力、消除规避制裁的漏洞、进一步降低各国对俄国能源的依赖度等。 

中亚峰会同时登场 习:国际关系的「新模式」 

与此同时,一向用战狼外交的中共,于G7举行前一日, 即周四(18日)在西安陕西举办了「中国-中亚峰会」打对台,官方指是中国与中亚5国建交31年来,6国元首首次以面对面形式举办峰会。「中国-中亚峰会」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主持,疑要对抗由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5个参与的中亚国家,包括哈萨克、吉尔吉斯、塔吉克、土库曼和乌兹别克。 

习近平与夫人彭丽媛在大唐芙蓉园设宴及举行迎宾表演,会场铺上鲜红色地毯,四围挂上灯笼,表演者均穿上古装盛舞,极具「中国特色」。习近平说会视此次峰会为一个历史性的里程碑,也形容为国际关系的「新模式」。 

据《新华社》报道,习近平发表讲话时,就如何建设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提出「四个坚持」,包括坚持守望相助、坚持共同发展、坚持普遍安全、坚持世代友好。他表示,要继续在「共建一带一路合作上走在前列」;并坚决反对外部势力策动「颜色革命」。 

中国-中亚峰会晚宴布置甚具「中国特式」。(路透社 / 2023年5月18日)
中国-中亚峰会晚宴布置甚具「中国特式」。(路透社 / 2023年5月18日)

中亚峰会抗衡G7?学者:大战略为了跟美国竞争霸权 

中亚峰会首次举行,而且举办日与G7相近,因而被认为是要对抗由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 

王智盛说,打对台的可能性很高,大战略为了跟美国竞争霸权;另一面是更想掠夺本来俄罗斯有的权力。俄罗斯在俄乌战争上需要中国帮忙,因此只能看著中国踏入自己的后花园,与中亚建立关系。 

王智盛说:中国在这个时候举行中亚峰会,当然就是希望巩固路上整个的权利基础,等于用路权对抗像G7这些海权国家。大家都心知肚明知道说,中国也很清楚他面对世界主要国家的围堵,他也必须要找一些国家相互取暖,来达到抗衡的表面效果。 

学者:中亚峰会是中国一连串外交攻势的重要一环 

不过郑宇硕则认为,中亚峰会未至于针对性与G7打对台,只是争取外交表现,是一种想摆脱西方舆论批评的外交攻势。他认为中亚峰会是中国近期一连串外交攻势的重要一环,中国疫后特别在美国及西方国家范围以外的国家的外交关系,有较大进展,中亚峰会便有两个小突破。 

郑宇硕说:过去由于尊重俄罗斯在中亚五国的势力范围,中国通常利用上海合作组织,和俄罗斯一起接触中亚国家。现在中国单独和中亚展开峰会,显然认为是得到俄罗斯默许。 

另一突破是,一向不结盟的重要能源生产国土库曼也在中亚峰会里,相信中国可透过峰会补充其外交缺口。 

峰会在西安举行其实也有另一种象征意义,这曾是丝绸之路的起点,连接中国、亚洲和通向欧洲;亦将中国与中亚和中东联系在一起。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访华时,中方也在西安举行盛大欢迎仪式。 

其实中亚已成为习近平一带一路倡议的关键,去年中国对哈萨克、吉尔吉斯、塔吉克、土库曼、乌兹别克的贸易总额达到700亿美元。 

记者:淳音 责编:李荣添 网编:江复

新增评论

请将评论填写在如下表格中。 评论必须符合自由亚洲电台的 《使用条款》并经管理员通过后方能显示。因此,评论将不会在您提交后即时出现。自由亚洲电台对网友评论的内容不负任何责任。敬请各位尊重他人观点并严守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