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留学生拆解「辱包」文化 中国人最不满习近平连任
「不要核酸要吃饭,不要封控要自由」,去年彭载舟在北京四通桥挂上直幡,旋即在海外疯传。六四之后30多年,反对中共的标语再次在公众场所「被看见」,在中国国内引发「厠所革命」,亦牵动网上沉寂多年的「辱包」文化(辱包是中国网络用词,意即讽刺习近平)。在东京的中国留学生受到四通桥事件的启蒙,开始注意中国的政治标语,分析网上有关「辱包」帖子。研究显示,不论直接、还是擦边球的「辱包」帖文,中国人最不满是习近平修宪连任,研究者认为新一代最渴求是中国政制的改变。
「辱包」是连结墙内墙外的反对声音
「暖心笑容就让每个媒体都下架,身分神秘,评论留言不敢提一下。拿起本本穿起西装,假装是个政治家⋯⋯天才拆哪,维尼大大。」「辱包」利用冷嘲热讽的言论和改图讽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用词抵死啜核(粤语,意指精妙、叫绝),就算 10月YouTube杀了「辱包」的博主「冲浪之音」,目前社交媒体还有不少「辱包」频道。「辱包」不但成为一种文化,更成为东京留学生的研究对象。
在东京研读文化的中国留学生陈思(化名)去年在网上看到四通桥的反习标语,震撼他的双眼。千禧后出世的他说,事件令他反思网络的「辱包文化」是否只包含挖苦、侮辱和发泄情绪而没有任何诉求?
陈思:因为我觉得中国在六四之后,都是一种我们说的政治恐怖、政治恐惧或者政治抑郁的这种时期。直至去年的「白纸运动」,应该是30多年前, 30多年间都很少出现这种,极少没有这样一种,一群人走到大街上喊让最高领导人下台。
「辱包」源于2012年刚上任的习近平到庆丰包子店吃包,网民讽刺习近平「做骚」,由此有了「辱包」一词,而「辱」是意指侮辱、「包」指习近平。陈思解释研究「辱包」的原因,主要是「辱包」改图、新词或恶搞的歌曲,这些帖文大多是先由墙内发文,之后被网络公安封锁,传到墙外的网民作「二次创作」。他举例说去年前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被暗杀后,大陆国内流传「【辱包】可惜不是你 ー梁静茹」的歌曲,这首歌很快被封,但迅速在海外被民众填上新词,暗讽习近平。
陈思:所以说很多是由墙内的人来制造,最早见于墙内,但是因为在严格的审查。其实他是在墙外更火。
习近平连任与封城成「辱包」关键
陈思以「辱包」的关键字去搜寻2012年11月至2023年1月帖子,结果有约8万条有关帖文。他将内容分为有政治倾向的,如讽刺习近平「独裁者」、「庆丰帝」;二是针对习近平个人,例如「小熊维尼」;三是情绪导向,例如直接骂习近平「习大犬」、「习猪头」。
陈思:最开始的话,其实2018年算是一个「辱包」的小高潮。这个主要是因为大家对习近平修宪的一种不满,那个时候就是很多人突然意识到,这个习近平确实想要改变中国的领导人的连任制度,真正的要去当皇帝了。
研究结果显示,踏入2020年夏天,「辱包」开始活跃起来,到2021年初更是高峰期,帖文大多是情绪导向,陈思估计是因为「武肺」封控引起民众不满,但这种情绪很快退潮;到2022年中国召开二十大之后,「辱包」又到高峰,一个月接近3,000个「辱包」帖文,但内容开始转向政治方面,已远超于对习近平的个人发泄。
留学生绝望 不回中国
四通桥事件一周年之后,陈思说这个「辱包」研究令他更了解今日中国人的想法,是对于中国政治体制有极大不满。
陈思:习近平所谓这种「辱包」,它最大的一种特征可以说是很多对国家政治的、一种国家的领导人不满。它不一定是非常的学理化,我们说的「小粉红」,或者是一个党员,支持共产党的人,他也有可能会对当今那种领导人有不满。
在国内经济与政治都没有去路的时候,唯一的路便是「润」出海外。陈思指,他没有打算回国,只要有习近平在任的一天,他说看不到中国有改变的一天。
陈思:四通桥的事件对于「白纸运动」,就像胡耀邦之死对六四一样,是决定性的事件,并且他这种影响力还在持续。未来如果中国还会发生这样的事情的话,我相信可能很多人会说,我是受到了彭先生(彭载舟)的影响。我是看到了四通桥这样一个事情,我才意识到这些甚么,我才有这样勇气。
据《美国之音》9月报道,网名彭载舟的彭立发被送黑龙江老家监控,他与家人正被严密监控。
记者:张仕仁 责编:李荣添 网编:江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