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陆往年每当春节前,民工追讨欠薪的消息此起彼落,但今年岁晚却有反常现象。有劳工组织认为内地罢工浪潮渐趋平静只是错觉,过去一年少了这类报道,和当局加强管控民间抗争有关。(高锋 报道)
“中国劳工通讯”网站提供的数据显示,中国去年发生逾2600宗涉及劳资纠纷的工潮,其中以广东省个案最多,有310多宗,其次是山东和江苏。和2015年相比,全国去年罢工个案少了130多宗。
关注内地劳工权益的香港职工会联盟,统筹干事林祖明表示,自从2015年,中国有民间劳工组织成员被捕,同类组织的行动,相对较以往低调,造成工潮大幅减少错觉。
林祖明:我相信他们不会很直接介入,对外资讯发放没有那么透明。 以往在一些大型工潮上,都会做一些国际性联系。现在就比较少了。具体来说,如果有国际性罢工工潮,很快就会被定性为,勾结外国势力,地方政府劳动部门,会很快很敏感,去处理这些问题。在这情况下,内地工潮和国际间的联系,会相对少了。
他表示,内地当局处理、打压工潮,反应明显比前迅速。
林祖明:以可口可乐罢工为例,重庆的工潮发生当晚,政府就进入工厂打压抓人。政府对罢工的容忍度比以前低。这很明显是习近平政府,对付公民社会异见声音,社会不稳定因素,总的政策,加上慈善法和境外非政府组织法相继通过,这些法例用作限制国内外非政府组织的活动及工作。
山东省劳工维权人士张军表示,深明依法办事重要性。自己现时主要为工人,依法提供法律谘询等服务时,政府加强监控工潮,对他影响不大,除非有必要,否则不会采取非常手段。
张军:举个例子吧,有工厂要搬迁要倒闭了,它拖欠工人的工资、经济补偿金,你完全指望著通过法律程序,通过劳动仲裁,一审二审,你打官司的话,工厂早就没有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走法律程序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必须通过具体谈判、抗议。
广东维权人士贾榀说,以前国内即使官方传媒,经常会报道罢工这类新闻,不过近一两年,已很少见。而每当工潮消息经由微博等社交媒体传出,也很快会删除。
贾榀:对敏感事件的过滤是非常先进的。以前文字上,它(政府)设有敏感词。由2016年开始,过滤技术又先进了很多。比如说你在微信上发图片,如果图片上有字,监控系统就能过滤到图片上的字内容。假如说,发现一些和政治民主有关的话,发出去之后,只有自己能看到。
他相信,无论内地民众还是海外人士,以后要掌握内地劳工抗争最新状况,会越来越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