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檢法司四部委同日發布掃黑文件 三大刑罪嚴控言論

0:00 / 0:00

大陸的全國掃黑辦周一(21日)連續發布4份分別由公檢法司四個部委聯合印發的指導性交件,法律界認為這表明持續了近兩年的掃黑除惡運動再度升級,其中網路言論也明確被納入掃黑除惡範圍,並要求以三大刑罪處理。(黃小山/鍾廣政 報道)

全國掃黑辦周一(21日)在北京同時發布四套關於打黑的諮詢文件,分別涉及非法放貸、利用資訊網路實施黑勢力犯罪、公職人員涉黑犯罪及跨省執法等問題。

中央紀委常委國家監委委員、全國掃黑辦副主任崔鵬解釋,專項鬥爭已進入爬坡攻堅的新階段,形勢更加複雜,任務更加艱巨,並且也是將過去的實踐經驗提升為常態化制度等。

對此,法律界和傳媒界均認為,無論是言論入罪,還是對非法房貸的嚴管,都意味2年前擔憂的言論者「被黑打」已成事實,並成為常態化。此外,這些出台的系列意見,也是對社會的政治、經濟層面、以及社會各階層都實施嚴厲管控的標誌。

比如,意見中提出對發送侮辱性資訊、圖片,以及利用資訊、電話騷擾等方式,威脅、恐嚇、滋擾他人的行為,應依法嚴懲。

涉及經濟利益的,可能被以非法經營罪、或敲詐勒索罪入刑,即使是不涉及經濟往來,言論者也可能被以尋釁滋事罪入刑。

法律界人士嚴先生表示,相比幾年前還僅僅「打大V」等意見領袖,現在則是公開以司法方式,針對所有線民和自媒體運營者。他認為,急劇降低的言論入罪門檻,讓寒蟬效應迅速彌漫。包括法律人在內的人士,為了避禍,也不得不進行自我審查。

嚴先生說:5年前也不過是就搞一些大V呀甚麼的,也沒有說針對一幫普通人開刀。我覺得這個入罪的門檻確實是大大的降低了。像我們這些做律師的,我們也覺得有危機感,以後比如說在一些公共平台發言也有很大的顧慮呀。公共發言的話,可能也要對自己進行非常嚴厲的自我審查,或許才能規避一些風險。說不定甚麼時候就把自己給整進去了。

嚴先生還指出,官方的意圖在於推進掃黑除惡運動,但司法部和公安部本身沒有制定司法解釋的許可權,因此,由他們推出這四個所謂的指導性意見,其出台過程本身就程序不合法。

嚴先生說:這四個檔就是一天出來的嘛,更多的要進一步推動掃黑除惡。但是公安部跟司法部實際上沒有制定司法解釋的權力的呀,像這種意見,嚴格來講在判決書當中是不能引用的。

另一法律界人士于全則認為,從反非法借貸的文件看,打擊臭名昭著的高利貸沒有問題,但涉及到對當事機構或個人的定性問題,這種立法解釋性的文件,應該由立法機關全國人大制定並發布,而不應該是具體的司法執行機構的許可權。

于律師說:這個是本來是打擊那個高利貸的,這本身是沒有問題的,因為涉及到對犯罪的定性量刑的事情,應該是由全國人大來發布這個事情。法不溯及既往是最基本的原則,事實上它這兩個問題是最核心的問題。搞不懂它是甚麼意思。

在法律之外實施嚴打,其本身是否在製造更多冤案?對此,公安部和司法部門迄今都沒有回應。

習近平上台後,加強了輿論管控。2013年8月,中國官方首次對微博大V進行集中打擊,抓捕在網上舉報高官的記者劉虎等人,此後,言論管控即逐漸升級。迄今為止,已知至少有數百人因言論被抓捕、拘留,甚至被判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