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稱為「律師的良心」的著名中國維權律師張思之近日離世,享壽95歲。周二(28日)是他的喪禮,但當局嚴控親友及律師悼念。有大陸維權律師批評,連張思之的告別儀式都無法參加,是中國近年人權律師環境嚴重倒退的其中一個訊號。
中國第一代維權律師張思之上周五(24日)下午1時許在北京逝世,他的喪禮周二(28日)早上於北京市八寶山革命公墓舉行。
當局嚴控親友及律師悼念
在中國律師界舉足輕重的張思之離世,不少人都希望前來送殯,但都被拒之門外,包括在2014年委託張思之辯護的維權律師浦志強。
浦志強周二(28日)在社交網發文指,告別儀式上,他未能進入廳內:「連家屬在內只讓20人內進,廳裡不准停留,不讓拍照,在交涉下只讓一人負責拍攝」。他在帖文內附上幾張照片,顯示親友在館外停車場拿著張思之的照片合影,以及場地門外有人駐守,帖文諷刺道:「殯儀館服務人員,著淡藍色罩袍,站姿極其颯爽。」

莫少平:未能出席葬禮感到很遺憾
大陸維權律師莫少平與張思之認識近20年,他接受本台訪問稱,據說是因為疫情關係,告別儀式只允許20個名額,親屬來了10幾人,其他人都不准內進。他對於未能參與張思之的葬禮感到很遺憾。
莫少平說:很遺憾,因為跟張思之,我們的交往算蠻多的,我們每年都會去看看他,因為他後來身體不好,往後我們也是經常探視他,去他家裡探視。
中國律師界的標誌性人物 曾代理多宗敏感案件
莫少平憶起與張思之的往事,他們曾共赴德國、台港兩岸三地參與法律研討會。在他眼中,張思之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前輩,是中國律師界的標誌性人物。
莫少平說:肯定是在中國律師界,起碼我個人認為是標誌性的人物,這個人非常正直,有正義感,因為他代理了很多敏感的案件,雖然大家都說「他代理的案件可能沒有一個是勝訴的」,但是代理這種案子本身就需要勇氣,本身就需要非常責任心,非常投入。老先生也是一位非常一位謙遜、和藹的一位令人尊重的先生。
尚寶軍:近年中港律師環境嚴重倒退
大陸維權律師尚寶軍接受本台訪問指,張思之是他的前輩,非常尊敬他,他們每年都有見面,又稱張思之一生非常傳奇,作出很多貢獻。他與很多律師都想出席張思之的喪禮,遺憾不獲准許。他認為情況反映中國司法倒退。尚寶軍形容,現今在中國做律師的環境愈來愈差,加上近年疫情,情況更艱難。
尚寶軍說:連張老這樣的告別儀式都無法參加的話,這確實是一個非常明確的訊號。我當律師也有20幾年了,最近幾年的退步確實是非常嚴重,從2014年以來這個形勢愈來愈緊,尤其最近幾年都有疫情的問題,在疫情的控制下,顯得這個環境更加迫切,我想你們(香港)也能感覺得到。

被譽為「中國律師界良心」
張思之於上周五,享壽95歲。張思之除了是文革「江青四人幫」的律師外,也曾為「六四」事件中的鮑彤、魏京生、王軍濤等人辯護,以及為高瑜、浦志強等自由派人士、維權律師辯護。張思之曾說「人權是一個國家最大的面子」。
張思之於1927年11月出生於河南鄭州,是1949年後第一代法官、第一代律師,被譽為是「中國律師界良心」。1956年,張思之受命組建北京市第三法律顧問處,翌年被劃為北京律師界第一名右派分子,開始了長達15年的勞改生涯。
他生前任北京市吳欒趙閻律師事務所執業律師、北京市義派律師事務所名譽理事長、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憲法與人權專業委員會顧問、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兼職教授。曾創辦《中國律師》雜誌,著有《甚麼是法律》、《我的辯詞與夢想》、《我們律師》等著作。
記者:董舒悦 責編:李世民 網編:江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