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中国愿与国际合作抗疫恢复经济


2020.05.28
china-li 李克强:「保住居民就业、基本民生和市场主体」。 (路透社)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表示,中国今年没有为经济增长制定指标是实事求是,但有信心全年经济能达到正增长。他说,虽然防疫和恢复经济存在矛盾,但中国支持对新冠肺炎展开源头调查。(高锋 报道)

新冠肺炎疫情扩散全球,中国成为众矢之的。在人大闭幕后的中外记者会上,有媒体关注,北京对于疫情源头调查抱甚么态度。

总理李克强强调,中国目前有效控制疫情,并积极参与国际合作。

李克强说:中国和许多国家都主张对病毒进行溯源。这次疫情突如其来,对人类来说是个全新的传染病,到现在可以说还是未知大于已知。病毒是没有国界的,它是全世界、全人类的敌人。中国和许多国家都在进行投入,我们也愿意开展国际合作。

李克强说,如果再发现疫情,中国也会继续实事求是,公开透明,不允许隐瞒。防疫和恢复经济是全球要面对的两大困难,也是互相矛盾,因此要平衡两者,更需要国际合作,不论抗疫或发展经济,都要同舟共济。

中国今年没有为经济增长制定量化指标,李克强认为是实是求事。他说,工作报告中的「六保」与经济有直接关系,尤其做好头「三保」,也就是「保住居民就业、基本民生和市场主体」,全年经济就能达正增长,并力争有一定幅度。

李克强表示,工作报告中推出规模式政策举措,既有力度,也有针对性。中国经济已经深入融入世界经济,不能置身事外。保持中国经济稳定运行至关重要,中国经济稳住基本盘,就是对世界经济的贡献。

李克强说:过去我们说过,不搞大水漫灌,现在还是这样,但是特殊时期要有特殊的政策,我们叫做放水养鱼。没有足够的水,鱼是活不了的。但是如果泛滥了,就会形成泡沫,就会有人从中套利,鱼也养不成,还会有人浑水摸鱼。所以我们采取的措施要有针对性,也就是说要摸准脉下准药。不论是筹钱或者说钱从哪里来,用到哪里去,都要走新路。

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大陆研究所所长刘孟俊认为,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恢复经济动力和粮食安全问题。

刘孟俊说:疫情过后,中国并非全面复工,疫情也有可能重新爆发。中国跟美国的贸易冲突还在发生当中。美国对他的技术和金融管制,出口也有一些困难,可能对中国而言经济上造成一定难度,难度比去年要高很多。粮食方面,现在像泰国等国家都开始不输出米了。

全国人大会议周四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闭幕式,全体全国人大代表以2882票赞成、3票反对、1票弃权,通过政府工作报告,并以2879票赞成、2票反对、5票弃权,通过民法典草案。

全国人大也以高票通过国务院的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报告和政府预算报告,以及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会议也通过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其中最高人民法院的报告反对票数较多,有76名代表投下反对票,赞成比率96.81%,但仍比去年高约4个百分点。

新增评论

请将评论填写在如下表格中。 评论必须符合自由亚洲电台的 《使用条款》并经管理员通过后方能显示。因此,评论将不会在您提交后即时出现。自由亚洲电台对网友评论的内容不负任何责任。敬请各位尊重他人观点并严守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