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是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逝世3周年,劉曉波生前好友成立的「曉波助瀾會」發表聲明,稱讚劉曉波一生是要讓中國大陸民眾能像香港民眾一樣,可以有免於恐懼,免於禁言的自由,但現在連香港也開始失去自由。劉曉波生前好友馬強接受採訪時說,香港民眾有著強烈的民主意識,反觀大陸大部分民眾的相對沉默,可見劉曉波提出香港是中國與自由世界之間唯一的視窗,具有前瞻性。(喬龍 報道)
本周一(13日)是劉曉波逝世3周年,中國大陸全面阻撓民眾紀念劉曉波,網絡封殺紀念劉曉波所有相關文章和訊息。
山西太原一位不願具名的商人對自由亞洲電台說,在言論自由被剝奪的非常時期,人民只能在心中紀念劉曉波。
不願具名的山西商人說:對於劉曉波我不是了解太多,當然他的名字很多人知道,他是獨立中文筆會會員,零八憲章起草人之一,這個我清楚。今天作為他逝世三周年忌日,並在自己對於政治的異議,服刑期間去世,也感覺到很無奈,在這種政治環境中,看不到希望,看不到未來。
劉曉波生前好友成立的「曉波助瀾會」發表聲明,表示劉曉波一生的理想,是要讓中國大陸民眾能像香港民眾一樣,可以有免於恐懼的自由,有免於禁言的自由,相信劉曉波看到今日香港被摧殘的情況,亦會痛心不已。
「曉波助瀾會」聲明稱,香港是中國與自由世界之間唯一的視窗,劉曉波生前多次表達對香港的熱愛。香港作為中國唯一一個言論自由的堡壘城市,以及唯一可以公開紀念六四的城市,相信劉曉波亦無法想像香港加速大陸化與共產化,以及香港正在失去對言論自由的保障。聲明相信,即使有顛覆政權罪或《港區國安法》,亦禁絕不了人們的反抗。
劉曉波生前友人馬強接受本台採訪時說,在劉曉波學術思想中,早期爭議最大的就是中國需要被殖民三百年論,馬強說,當時他很難接受,但是隨著時過境遷,特別是有見近年來當局所做作為以及大部分民眾的麻木,他開始領悟到這恰恰是劉曉波高瞻遠矚的高論。
馬強說:曉波先生說的三百年殖民地的問題,其實一個最好的借鑒就是香港曾作為英殖民地之後,她所產生的社會結構及公民意識,內地就完全不同。港人的公民意識完全進入世界主流的現代文明。那麼中國停留在農耕文化、階級文化,在這種文化中無法自拔。
劉曉波在肝癌惡化之際未能及時接受治療,2017年7月13日在服刑期間離世。劉曉波逝世的噩耗傳來,很多民眾為此痛心。憶起故人,馬強說,劉曉波是一名溫文爾雅的學者。
馬強說:我和劉曉波相識大約是1999年前後,當時他被勞動教養剛回來,當時朋友托我幫他裝了一台電腦,就此相識。印象中的劉曉波是典型的知識淵博,溫文爾雅的學者,而且還很有幽默感,和他一起交流很舒暢。
劉曉波去世三年來,中國內地民眾的言論自由受到公權力越來越嚴厲的壓制,民眾不敢在網上提及劉曉波的名字,部分網民用「海祭」、「空椅子」或「三周年」表達對劉曉波的紀念。長期關注劉曉波的北京維權人士胡佳對本台說,境內民眾如果要紀念劉曉波只能悄悄進行。
胡佳說:主要就是海祭,在中國大陸,你自己搞沒問題,有可能在這敏感的日子,大連警方會有人在海邊巡視,只要你是公開進行,哪怕你是發微信朋友圈,都可能成為當局的打擊對象。劉曉波的紀念不能碰。我今天看到有人在朋友圈發圖片,都沒有提他的名字,就提三周年,就提海祭,就提蠟燭,就提空椅子。
香港支聯會周一晚8時舉行「劉曉波逝世三周年悼念會——我們都是倖存者,在2020年的香港紀念劉曉波」,民眾通過演講、音樂、詩歌悼念劉曉波。
劉曉波忌日前夕,無國界記者上周五(7月10日)表示,目前至少有114名記者和維權人士被關押在大陸監獄,有人被判處無期徒刑,其中至少10人健康堪憂。無國界記者組織認為,劉曉波不屈不撓對抗中國政府鎮壓,是爭取自由的表率。
0:00 /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