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國家衛健委近日內部發函,要求「調研」民營醫療集團上市問題。該函件洩露後,中國民營醫療集團股價出現恐慌性下跌。有業內人士指出,中國醫療的核心問題是在系統性的腐敗,而政策的不確定性,加上當今動盪的局勢,導致全民性恐慌加劇。
據洩露的文件顯示,該函件是國家衛健委發給中國醫學科學院醫學信息所和中國醫院協會民營醫院分會,要求上述機構提供資料,以研究民營盈利性質的醫療機構是否應上市融資。
該函件被標注為不得外傳,但於周二(15日)晚間流出,翌日股市開盤就迅速引發民營醫療股暴跌。其中,兩個民醫中的代表愛爾和通策醫療跌勢顯著。
有股民在新浪財經留言,類似的內部文件從來都是「股市殺手」,亦一直是權貴人士進行內幕交易的機會。另有更多的股民則在留言區哀歎,「一夜之間就被割了韭菜」。

民資醫療疑成為「教培」第二
據媒體群消息顯示,此次風波緣起有人大代表在兩會期間對民營醫療行業的亂象提出了批評,並引起了高層的注意。
一位要求匿名的醫療界人士證實了這個說法,但她指出,民營醫療的問題根本不是該不該上市,其過度醫療、欺詐醫療亂象真正的原因,在於監管機構本身的腐敗。
醫療界說:就是開兩會的時候,有代表提出來,民營醫院不能上市,他們要對這個事情進行一個調查,他們在各地辦醫院搞執照,包括無證行醫坑矇拐騙,這些都需要有人對他們進行保護,主要是衛健委、醫保局、地方的派出所、甚麼醫學會呀,進行鑒定呢,還有市場監督局嘛。他們為了上市都是拼命的違規呀甚麼的。就是很多內行的人都知道,那監管他的人最後成了他的幫兇。
隨意決策致民資無所適從
教育和醫療成本高昂,一直被稱為是壓垮中國普通民眾的兩座大山。
去年,中國官方以雙減(減輕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名義對教培領域開刀,官方出台嚴厲的政策壓制教培行業,導致萬億規模、1000萬人就業的教培行業被團滅,倖存者不足十分之一。數以億計的海內外投資人血本無歸。而這種以行政手段直接打壓民間產業的做法,讓整個財經界膽寒。
資深投資人朱勇國告訴本台,有教培行業的慘痛教訓在先,這次醫療領域的動盪在所難免。目前包括愛爾眼科在內的民營醫療大鱷,確實出現了較大的波動,甚至是恐慌。他認為,正是國內政策的不確定性,讓市場變得更加複雜而脆弱。
朱勇國說:就導致他的股價最近暴跌嘛。愛爾眼科,又跌了五個點了,一直在跌,大盤也在跌。你看教育行業,他有甚麼錯呢?你非得強制性一刀切。說實話,這個國家你無法用理性去預測。現在這個局勢,各行各業都差不多,不知道會到甚麼程度。
朱勇國還指出,現在的市場一有風吹草動就會引發大震盪,還有一層原因在於中國政府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問題上偏向俄羅斯。儘管不少底層人叫囂力挺普京,但「有產階級」很怕官方站錯隊惹禍上身,擔心中國可能會受到制裁,現在整個中國商界都人心惶惶。
朱勇國說:投資我從事了15六年了,我特別擔心的一個事情,是他們給俄羅斯供應這個武器,那一定會引發制裁的。再有這些甚麼戰狼五毛誤導、激化中美矛盾。再引發制裁的話很麻煩很麻煩的,現在國內商圈裡的都有點怕。
本台記者致電愛爾眼科集團辦公室該集團一位楊姓秘書告訴本台記者,他無法回答相關的問題。
愛爾眼科說:我也不知道你不要問我,但是我也不清楚,就是有的話,我們會發通知的,嗯,不好意思,這個我無法跟你說。
國家衛健委體改司這一直沒有回應記者的採訪請求。至於如何善後股市,以及是否有內線人士借此做空,從證監會到衛健委至今無人提及。
因中國官方投入少,民眾缺乏基本醫療保障是長期性的問題,但應運而生的民營醫院卻往往追求賺快錢,欺詐醫療、醫療機構和管理機構系統性的腐敗,更是社會矛盾的焦點。
記者:黃小山/程文 責編:方德豪 網編:劉定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