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以強硬手法推動漢語教學之際,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到訪蒙古共和國。蒙古官員沒有公開為內蒙發聲,引起蒙古國民族強烈不滿。另外,內蒙古連日來推出強硬措施後,當局聲稱,學校逐步恢復正常。有學者相信,內蒙推行新政,與蒙古國計劃改革語文有關。(高鋒 報道)
在中國外長王毅周二(15日)抵達蒙古首都烏蘭巴托,當天約100名民眾在蘇赫巴托爾廣場聚集,抗議北京在內蒙實施的漢語教學新政策。不少示威者情緒激動。
示威者:我們政府應該反對北京的政策,並通過和平談判維護我們的傳統。
根據世界銀行的數字,中國是蒙古最大出口國,佔出口總額9成以上,當中又以煤炭為主。示威者擔心,蒙古會基於經濟考慮,而選擇在內蒙古漢語教學問題上,保持沉默。
王毅其後與蒙古國外長恩赫泰旺會面,重點提到雙方會加強抗疫合作,兩人並未公開提及內蒙的教學語言風波,只重申並確認,中蒙將相互尊重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互不干涉對方的內部事務,共同維護兩國關係的政治基礎。
研究中國問題的蒙古國學者其木格對本台表示,這句話使蒙古國民眾非常憤怒。
其木格說:這是大國欺負小國的例子。我們(蒙古國)跟內蒙人是同一民族,蒙古國不應該說這句話。
生於內蒙古的日本國立靜岡大學教授楊海英向本台表示,王毅這次到訪蒙古是恩赫泰旺一手促成,估計兩人會面時曾就內蒙的風波交換意見,但恩赫泰旺素來親北京。
楊海英說:蒙古國的外長是一個親中派。他也想得到(中國)的經濟援助,以提高自己的政治地位,可是蒙古國的國民都強烈反對。現政權政治基礎不穩。在內蒙古問題上全體(蒙古)國民都在支持(內蒙人),而(蒙古國)外長卻背道而馳,政府有被顛覆的危險,所以他這次是發出了危險的訊號。
另一方面,在內蒙古,錫林浩特市周四表示,直到當天上午,以民族語言授課的3間小學及1間中學,近3500名學生全部到校,各學校全面恢復正常教學秩序。
錫林浩特市早前發公告,說在規定時間內按時送子女入學的家長,在各類項目和扶持政策上給予傾斜,否則會追究法律責任,子女則會取消學籍及資助等。錫市所屬的錫林郭勒盟其後也發公告,說要把有關家長納入失信人員名單和採取「聯合懲戒」,包括限制從事特定行業、乘坐火車和飛機、住宿賓館飯店和高消費旅遊等。
內蒙古上月底要求學校,新學年起在3個科目改用國家統編課程及漢語授課後,引發民眾大規模抗議行動。有教師參與示威和罷課,也有家長拒絕帶子女上學。
台灣中亞學會秘書長侍建宇表示,蒙古共和國計劃2025年把文字書寫體,從原來使用的西瑞爾蒙古文,統一為內蒙古使用、有數百年歷史的老蒙文,估計中國當局擔心會影響內蒙人的政治認同,才急於推行新政。
侍建宇說:如果2025年蒙古國正式開始使用老蒙文之後,那當然他們的出版品內蒙古的蒙古族就看得懂,到時內蒙古的蒙古人會否受到外蒙古的出版品的影響,這是不知道的,如果內蒙古的蒙古族對中國的向心力不像以前那麽強的話,這些外蒙古的出版品可能就會動搖他們的意志。畢竟他們可以往外講說,他們還有另外一個祖國在隔壁。
侍建宇說,內蒙與蒙古國有相同的語言與文化背景,革新語文對兩地的影響是無形的。
0:00 / 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