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理李克強在人大閉幕後記者會上,提到簡政放權和信息公開,強調透過民間協同監督,在制度上避免濫用權力。但有訪民認為,若地方政府陽奉陰違,中央政策也只屬白紙空談;亦有維權人士相信能有效協助訪民維權,更能減少官民間的衝突。(文宇晴 報道)
李克強在記者會上,再次被問及2年前國務院一個會議上提出的“簡政放權”(指精簡政府機構,把經營管理權下放給企業),至今仍未能完善。李克強回應時稱,簡政放權是轉變政府職能的關鍵,儘量把繁複的程序簡單化,推動優化服務。
李克強指出,今年將下決心,要再簡化一些審批手續,同時要政務公開、加強互聯網服務,讓群眾在短時間內找到相應的政府部門處理問題。特別是涉及到公眾利益的措施,財政預算、收支情況等,讓群眾一覽無遺,從而協助監督政府職能,避免在制度上濫用權力。
李克強說︰不是人們常說“人在幹,神在看”,現在我們要用“權在用,民在看”。我們出台一些政策是為了利民,群眾看不懂,有疑問,那你就要解釋。把一些合理的建議該修改的就修改,要讓政治的內涵透明,也回應民意。政府(信)公開也是要讓政府的權眼受到監視,這有利政府機構,還有在制度上避免濫用權力。我歡迎世界各地,或記者媒體的監督。
江西訪民孫金華支持李克強加強信息公開的工作。他說,若能把資料放到網上供查閱,特別是一些有關征地、拆遷等國家賠償等資料,民眾就能清楚了解自己是否得到合理賠償,同時亦能監督官員有否濫用權力謀利等腐敗行為。他相信,這樣的做法能讓民眾有法可依,在地方就能通過法律解決問題,減少到北京上訪。
孫金華說︰那當然很好,就像我們現在不懂一些國家的政策和法律方面,現在 (把資料) 放到網上,信息公開,讓人民來監督那當然很好。
藉兩會到北京上訪的黑龍江訪民張寶珠,日前在北京南站張貼抗議和訴求字眼的紙張時被抓捕,及後行政拘留5天,人大會議閉幕當天才獲釋。她對記者說,過去兩會都會有很好的提議,可是即使出台新政策,地方政府不執行也是徒勞。
張寶珠說︰都說了不做,做了不說,那不就是沒作用嗎?我覺得沒什麼進步,沒什麼作用。但是我真希望像總理報告說的,各省市政府、各公安機關都執行。
兩會落幕,各地訪民也再次傾巢而出,到各個北京政府部門求助。甘肅訪民喬花說,她在天安門時見到一名女訪民與數名截訪人員拉扯,然而下一刻女訪民便從口袋裡拿出一瓶懷疑是農藥的東西,當她打算一飲而盡時即被截訪人員阻止,更被按倒地上毆打。後來警察到場後便把女訪民帶上手銬送離現場。
喬花說︰大會的最後一天都沒有什麼好消息,訪民都帶著心痛的感覺到天安門看看。在十點多的時候有人喊救命,我跑過去了解。看到有個被截訪的女人喝農藥,可能她回去可能會死,所以就準備了(農藥)喝時被制止了。制止後這女訪民也沒有人幫忙,因為今天有2、3千截訪人員(在天安門附近)。
民間維權組織“中國天網人權事務中心”負責人黃琦指出,地方政府有法不依,促使民眾只能到北京上訪,甚至以極端的手法抗爭。因而他認為,落實信息公開能有效監督地方政府的職能,對消除官民衝突,減少腐敗問題有重要意義。
黃琦說︰中央政策和地方的落實有一定的關連,就是因為中央未能採取有利的措施,督促地方按照相關的政策來處理,因此造成大量民眾上訪。而在上訪的過程中,由於北京相關的信息部門不能解決民眾的問題,民眾才在這種上訪無門的情況下採取一系列極端的手法,來吸引社會各界的關注。
那名在天安門喝農藥的女訪民至晚上仍未獲釋,有訪民對記者說,目前了解到的是那名女訪民是來自河北廊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