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展開亞洲之行,引發中國政府強烈反對。但在周一(8月1日),涉及台灣的話題,無論正反,一律跌出微博熱搜。學者分析,當局緊急為事件降溫,是為防止反佩洛西和警告台灣的輿論之火持續燃燒,在二十大前引發國內局面失控。
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正在進行其亞洲之行。目前仍不確定她最後會否訪台。連日來,中共乃至各大官媒紛紛對佩洛西發出嚴厲警告。不過,本周一,新浪微博熱搜榜上,涉及台灣的話題戛然而止。在前50條熱搜名單中,竟然沒有了「台灣」。

時事評論人士方文祥周一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時表示,如果反佩洛西和警告台灣的輿論之火持續燃燒,勢必導致國內局面失控。
方文祥說:因為天天喊要打要殺,如果佩洛西真是去台灣之後,你又沒有招數,這次你話說得太滿。我覺得是戰狼外交的思維影響到所有部門和所有的領域。過去像國防部這樣的發言人說話都很謹慎,現在國防部發言人說話都是蠻不講理,你這不是自己讓自己下不了台階嗎?
互聯網台灣話題基本消失 分析:北京在不斷失分
他認為,當局為免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在涉台方面,再度進行輿論管控,美其名曰「收放自如」。然而,當局朝令夕改的態度令民眾無所適從,政府已越來越得不到百姓支持。
方先生說:他自認為收放自如,實際上它不斷的在失分。老百姓對政府的基本信任和信心,再一次快速流失。
北京清華大學獨立研究者吳強認為,儘管佩洛西一行是否訪台顯得撲朔迷離,但仍然受到外界尤其是中國政府前所未有的關注。當前官方的反應每天都在變。至於在民間,美國海軍的動向成為國內網民討論的一大熱點,他們大部份是義和團式的網民。他們的愛國熱情和當年中國駐南聯盟大使館被炸、以及中美「南海撞機」時比較,沒甚麼太大的變化。官方繼續將民粹政治玩弄於股掌之間。
吳強對本台說:每天也在變化,而且充滿了很多曖昧、機會主義的色彩。實際上表明在中共二十大之前,中國對民族主義情緒的利用相當謹慎,一方面在利用民族主義情緒,但是這種利用似乎到達了一個短暫的終結點。當局不希望在二十大之前,對中國政局造成衝擊和動盪。也不希望國內的民族主義情緒放大到佩洛西訪台之後。民眾可能意識到中國在亞洲地區陷入孤立。
官方態度時常在變 從「堅決反對」到默認
最近幾年,中美兩國政府就台灣問題的分歧正在擴大。吳強認為,中美兩國在此問題上的立場漸行漸遠,但雙方都不希望爆發戰爭。他認為,對中國而言,中美意識形態對抗長期持續,但從這次佩洛西事件可以看出來,中國政府顯然並沒有做好準備。中共手中握有的對抗籌碼並不多,解放軍通過導彈危機等策略,其實存在著一定的風險。
吳強說:在這種情形下,北京對佩洛西訪台以及在亞洲的行程,從高調的反對到逐漸接受、默認,再發生這樣一種姿態上的變化,反映國內內政的情形。
國際關係學者宗濤表示,二十大前,中國更著眼於要穩定國內局面。二十大之後,新領導層在台灣問題上,可能會有一些調整措施。目前在台灣問題上,當局主要只需展示姿態,相信不會有具體行動。
宗濤說:說幾句不好聽的,「紅線」快被人踩成紅地毯了,再踩兩腳也沒甚麼大問題。基本上,中國不會有甚麼太大的動作,現在主要目標還是在二十大上,台灣不是一個主要的目標,只是一個他引導的情緒發泄口,盡可能獲得民眾支持而已。
台灣是佩洛西亞洲行程的焦點所在。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本周一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佩洛西作為美國政府的第三號人物,決定了她訪問台灣必然高度敏感,不管她甚麼時候以甚麼方式赴台,這都將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的規定,嚴重破壞中美關係,必將造成惡劣的政治影響。
趙立堅說:如果佩洛西要訪問台灣,中方必將採取堅決應對和有力的反制措施,捍衛自身的主權和領土完整。至於甚麼措施,如果她敢去,那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記者截稿前,變化中的微博熱搜榜依然沒有「台灣」兩個字。
記者:古亭/程文 責編:方德豪 網編:江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