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地方債務風險蔓延和房地產市場急速降溫,全國社保基金亦亮起紅燈。《彭博社》周三(12日)報道,國有遠洋集團成為又一個出現債務危機的地產企業,股債急跌。社保基金正建議,公募基金投資管理人減持民營地產商債券及部分高風險城投債。
國營遠洋集團的財政狀況正引起社保基金的擔憂,截止周一(17日),遠洋集團仍未償付上周到期的債券利息,更為嚴峻的是,下月還有超過20億元人民幣的債券即將到期。此前,由於該公司遞延支付一筆票息,嚴重動搖了資本市場對遠洋集團的信心,導致其債券價格大幅下跌,穆迪和惠譽也下調了對該集團的評級。
險資撐腰的國企遠洋
遠洋集團在中國房地產行業名列前茅,是恆生綜合指數和中國國有企業指數的成分股之一,並且在中國房地產百強企業中排名第17位。兩家重要的國有企業,中國人壽和人保是遠洋集團的主要股東,掌握著其控制權。然而,令人意外的是,這樣一家實力雄厚的企業竟然陷入了債務危機。
前香港有線財經台台長、財經評論員顏寶剛表示,「過去幾年中央推行共同富裕,以及『房住不炒』的政策,壓抑了房地產市場的發展,導致房企資產負債表衰退。償還債務似乎成了房企的重點,企業根本顧不及企業的盈利。居民也只增加儲蓄,而不買房」
社保基金的兩難
《彭博社》報道指,社保基金下最大型的資產管理公司持有大量遠洋集團的債券。現況引起關注。消息人士指,社保基金指示投資管理人,一旦低於95%面值,即要重新審視所持有的高風險組合。
資產總額達3萬億的社保基金中,有約4170億投放在證券投資。當局目前陷入兩難:社保基金的債券拋售可能會進一步加劇市場動盪並引起恐慌,但在地方債務持續加劇以及地產商不斷暴雷的情況下,維護養老金資產以保障社會穩定格外重要。
社保基金主要任務是滿足養老保險等社會保障支付的需要,但過去幾年,中國多地傳無法全額支付養老金。
高居不下的地方債務
儘管北京當局現正採取積極預防措施,然而,債務風險並沒有那麼容易化解,根本原因是地方政府債台高築。根據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的一份報告,截止2022年底,地方政府的城投債規模達到了驚人的59萬億元,約佔到了GDP的50%。加上其他企事業單位所產生的隱性債務,總債務規模接近GDP的100%。也就是說,中國經濟增長完全依賴債務。
受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和低通脹的影響,可預見的是,中央政府將會採取更加激進的經濟刺激政策。上個月,央行下調了常備借貸便利利率(SLF),向市場釋放流動性以激活經濟。央行有望繼續降低利率或採取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屆時債務規模還將持續擴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預計,到2027年,中國債務規模將佔到GDP比重的約150%。
地方債務危機或牽連至中國保險業和銀行業
遠洋集團的大股東中國人壽和人保目前已成立聯合工作組進駐遠洋集團。一旦遠洋集團的債務問題未能有效化解,該危機很有可能引致系統性風險,保險業將會受牽連。
在今年初,鄭州一間地方融資公司也出現了違約,該事件最終採取了與銀行妥協的辦法,即其債務分攤到25年還清。顏寶剛表示,「這其實就是由銀行化解了債務危機,如此一來債務風險轉移到銀行,銀行將持有大量不良資產。」
他還表示,如果兩大國資股東無法承受遠洋的巨額債務,最後遠洋的債務或許會以同樣的方式由銀行化解。若此,這將對中國的金融系統造成嚴重的後遺症。不斷高企的銀行壞帳會對整個民生和利益保障造成影響。
然而,在上周五(14日)的記者會上,中國央銀行表示,中國信貸結構持續優化,房地產貸款不良率僅在0.5%以下,即使「部分開發企業出現困難,不良率有所上升,但與銀行貸款總量相比很小。」
記者:清風 責編:溫曉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