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批評內地各省市的地名充滿崇洋媚外風氣後,各地官方紛紛強制更改地名甚至企業名稱,引發輿論反彈,民政部及各地官方緊急出面試圖平息輿情,但民眾仍是猛烈批評高層亂政。(黃小山 / 黃樂濤 報道)
民政部官網周五(21日)發文,指示各地政府穩妥整治不規範地名的工作。
幾天前,海南、陝西、廣東、浙江等地,官方都強行對地名及企業名稱要求更改。其中,海南公示要求整改的地名多達84個,而存在10年以上的維也納酒店,也被海南省民政廳列入整改名單。
中國政府網年初披露的消息顯示,此次由民政部、公安部、住房城鄉建設部等部門聯合發出的「清理整頓」的指令,來自習近平的批示,稱要強調地名是國家主權屬性和文化屬性。
而來自民政部的解讀亦明確指出,將崇洋媚外、刻意誇大、怪異難懂和重名同音的地名,作為重點清理對象。
此事引爆輿論反彈,一篇2年前的文章《王莽愛改地名》也很快刷屏,並諷刺習近平正在重蹈歷史覆轍,並暗示其可能面臨王莽一樣悲慘的結局。
海南省三亞市一家維也納酒店員工,向本台承認被要求改名,但他表示此事由深圳總部跟進,他們不能就此置評。
三亞維也納酒店:名稱這個問題呢,我們總部在跟進了,我們維也納總部在深圳呢。我們這邊不方便回應這個問題。
另據本台記者獲得疑似江蘇民政廳內部通知顯示,因海南改名引發輿情,民政廳通知媒體不得報導整治不規範地名的消息,以免引發次生輿情風險。
福建省蘇先生則告訴本台記者,此次各地改名引發反彈之後,民政部出面降溫,可能和以前的北京拆天際線一樣不了了之。但問題的根源依然是上面有要求,然後下面就變本加厲以至於成鬧劇。
蘇先生:這應該也是中央上面有些指導精神下來,崇洋媚外的嘛、誇大的、還有甚麼重名的,怪異的,然後,當然在地方在執行的時候,可能為了討好中央,有點變味。所以導致勞民傷財嘛。確實有點無厘頭啦。在輿論各方面反彈的時候,它民政部又做了一些糾偏嘛。不痛不癢說,讓下面不能過度。可能接下去執行力度上或者是說把握的尺度上可能會放緩。
律師嚴先生則指出,大範圍更改地名,除了具有鬧劇味道外,還增加企業和普通民眾的時間和經濟成本。公權力隨意介入,本身就是濫權的表現。
嚴先生說:是中央的統一部署嘛,也被關聯到所謂的文化自信上甚麼的。形成一種鬧劇的味道。這個老百姓都使用了這麼多年了,如果說隨便改的話,對很多企業來講,那他原先印好的東西是不是就意味著作廢了?對普通老百姓來講,那我的這個身份證、戶口本啊等相關的一些個人證件資料,那是不是都要去改呢?這個都是有成本的,而且這個事實上完全就是浪費。從法制角度來講,也確實是公權力的手伸得太長了。
本台記者多次致電民政部新聞辦公室,希望瞭解此事的最新進展,但該機構一直沒有接聽電話。
自習近平上台以來,頻繁發出具有隨意性、及被批評為違背基本常識的指示和批示。其中,北京驅逐低端人口、北京拆廣告恢復天際線、廁所革命、各地統一街面看板等,均被指是習氏亂政的標誌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