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電子廢料成為貴嶼鎮的主要工業,該鎮馬仙村村民李先生周一接受本台記者訪問時指,當地人幾乎家家戶戶都從事廢料處理工作,他們長年累月生活在受重金屬污染的環境下,身體均受到侵害。
李先生說,很多村童的血鉛水平處於中毒程度,令村民都很擔心。他說:小童都在樓下玩具,樓上就是工場,污染情況愈來愈嚴重,那些重金屬例如鉛,是會影響兒童的大腦發育,會令他們發育遲緩,生長得較矮細,但當地政府都不重視這問題,我們都沒有辦法。
李先生說,整個鎮都充斥家庭式經營的拆解電子垃圾工序,工人每日以炭爐將廢棄的電路板加熱,達到熔解塑膠取出晶片的目的,工人將電子垃圾分類時,往往以火燒塑膠,憑嗅覺識別塑膠的級別,為生計完全不顧健康。

他說:工人都沒有防護意識,用火燒電路板以取出值錢的晶片時,都沒有帶口罩,沒有眼罩,甚麼防護工具都沒有,為的是每日數十元的收入。整個鎮都聞到陣陣剌鼻的氣味。
香港環保組織地球之友兩個月前到該鎮考察,了解當地重金屬污染問題,組織的高級環境事務主任區詠芷向本台記者指,當地環境污染問題遠較從前嚴重,工人把清洗金銀的腐蝕性液體直接倒到土地或河裡,令當地空氣、土壤和水均被嚴重污染。
她說:廢料釋出來的重金屬如鉛及鎘,都嚴重影響當地的小童,因為他們長年累月地吸收,表徵不會短時間內及出現,這會慢慢破壞他們的大腦神經,造成遲鈍,發育不全,這些侵害並非短時間內能治好,而這些環境污染會存在很久,對當地人的身體造成永不磨滅的侵害。

區詠芷又引述汕頭大學較早前的醫學研究,該醫學院在鎮內為154名村童做抽樣血鉛檢測,結果有7成多村童的血鉛含量介乎每公升150微克或以上,均屬於鉛中毒,而在長年受到有毒重金屬禍害下,該鎮的孕婦的早產率、死胎率及嬰兒出生體重不足率均顯著較高,其中孕婦的死胎率較一般人高出6倍,早產率更高出六成多。區詠芷批評大陸當局為了經濟發展,漠視村民的健康問題。
記者致電貴嶼鎮政府辦公室,工作人員李先生向本台記者指,當局一直有關注當地環境污染問題,當局正投建廢棄機電產品拆解區,希望可以規範廢料的工作。他說:我們正在投建廢料拆解防疫區,建成後可以放置廢料不會造成環境污染,現時市及鎮政府都在關注這事。李先生又說,當局已取締了逾百個非法廢料工場,但他拒絕透露鎮內廢料工場的具體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