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英文就職演詞惹國台辦發炮

0:00 / 0:00

大陸國台辦針對蔡英文的就職演詞發表聲明,批評沒有正面提及"九二共識"的模糊態度,是一份未完成的答卷。香港有時事評論員認為,蔡英文就兩岸關係的演詞避重就輕,冀先著手處理好內政事務,鞏固台灣本土力量。台灣的時事評論員則相信,民進黨接掌政權後,怎樣凝聚各方力量是最大的挑戰。(文宇晴 報道)

蔡英文宣誓任職台灣總統後,大陸國台辦發表聲明,稱台海局勢趨於複雜嚴峻,蔡英文在兩岸同胞最關切的兩岸關係問題上,採取模糊態度、沒有明確承認"九二共識"和認同其核心意涵,沒有提出確保兩岸關係和平穩定發展的具體辦法,這是一份沒有完成的答卷。

聲明中指出,不同的道路選擇決定不同的前景,是繼續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之路,還是推行"兩國論"、"一邊一國"的"台獨"分裂主張,重蹈覆轍挑起台海緊張,要求在這些重大問題上,台灣當局更須以實際行動作出明確回答,並接受歷史和人民的檢驗。

熟識台灣政事的香港政治評論員陳競新對本台表示,過去國台辦的聲明中措詞都會較為強硬,但針對蔡英文的兩岸論述方面,以"沒有完成的答卷"來形容,即大陸方面也以觀望的態度,來看看蔡英文真正在處理兩岸事務上的做法如何。

他又指出,蔡英文在約6千字的演詞裡,只花了300多字來交代與兩岸的關係,她沒有否認歷史,也沒有承認"九二共識"的表述,避重就輕地避開爭拋。陳競新相信,蔡英文的態度非常明確,就是要先處理好台灣的內政事務,兩岸關係並不是她上任後首要處理的事項。

陳競新說:就今日的演詞,雖然不是完美,但是樂觀。只要蔡英文繼續說得出做得到,而且慎言慎行的,兩岸關係至少在1年裡都會平穩發展,可以讓蔡英文集中在內政方面,搞好經濟和民生方面,讓她的聲望不要跌得太快。只要有強的聲望,才能搞好兩岸關係。

台灣時事評論員楊憲宏也指出,蔡英文針對兩岸關係的言論恰到好處,他亦相信蔡英文不會仿傚馬英九打造一個"國共平台",而是建立一個"國民平台",與國民黨求同存異。

楊憲宏又指出,蔡英文將要面對的不僅是民進黨與國民黨的合作,或是在處理兩岸事務上的問題,而是取得新興第三政治勢力的支持。

楊憲宏說:她要凝聚所有的聲音,令大家有一致的意見,找出共同解決的方法。她認為解決這方法不在於民進黨自己,而在整個社會,包括反對黨都是一個必要。所以我認為她未來會跟反對黨會保持一段非常耐心的關係。蔡英文最難解決的第三勢力,短期內沒辦法融合的話,這種左派政黨就在2018年(縣長選舉)第一波升起,到了2020年(總統)選舉的時候,可能就成為大混亂。

楊憲宏又認為,馬英九掌政台灣8年以來過大於功。他說,馬英九的政治手碗不強,即使很想搞好台灣的民生和經濟,但單向大陸靠邊卻沒有顧慮反對的聲音,造成適得其反。

楊憲宏說:馬英九最想走捷徑,他想走抄中國大陸這個短路。過最大的是他一直認為,台灣必須由中國走向世界。第二我覺得他不夠認真,作為一個總統我覺得他太多承諾,但最後他一點都做不到。

此外,剛卸任的馬英九,亦將要面臨24宗因刑事豁免權而暫時簽結、偵辦中的案件,這些案件大多是總統任期內,涉及財務問題的疑案。其中22件為"他字案"、2件"偵字案" ,將隨著他卸任而要依法重啟偵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