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國界記者:北京「看不見的手」伸入西方新聞編採製作

0:00 / 0:00

「無國界記者」周一(25日)發表題為「中國追求的世界傳媒新秩序」的報告,指出中國向國際媒體大量購買廣告、採用包括電視廣播系統現代化、勒索、恫嚇、騷擾等手段,將其認為正確的「意識形態」拓展到國外。報告認為,這種策略已對世界新聞自由造成威脅。(潘加晴/霍亮喬 報道)

總部設在法國巴黎的國際人權組織的「無國界記者」在最新發表的報告中說,過去十年來,中國大力投資、開發拓展觸及國際閱聽人的媒體,當中國營的環球電視網和中國國際廣播電台是成功案例。

報告指出,中國的政權已成功說服新興國家為數眾多的記者,前往北京進行培養中國式的「批判思考」訓練,以費用全包來換取對中國有利的新聞報導。中國同時大規模在外國媒體購買廣告、免費邀請外國記者到中國進行採訪。至於海外華語媒體,多間曾經批評中共現政權的現幾乎已被收買,成為中國共產黨宣傳的一環。

無國界記者組織秘書長德洛瓦(Christophe Deloire)表示:「根據北京政權的精神,記者不是抗衡的力量,而是國家的宣傳服務,如果民主國家不抵抗,中國會強加他的觀點和宣傳,對新聞和民主形成威脅。」

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高級講師呂秉權認同報告內容,他對本台說,自習近平上台,中國意識形態的鬥爭伸展到海外。中方除透過其官方機構,更利用中方商家,從新聞媒體、教育、影視娛樂等範疇搶奪國際話語權。

呂秉權說:習近平上台後,就高舉意識形態的工作,將此重要性不亞於經濟發展,而不局限國內,還包括國際。要搶奪話語權,用全方位的手段,包括教育、媒體、電影、所謂軟實力的孔子學院、跟外國的研究合作計劃的資金、set up(設立)或收購電視台等。除了透過官方「出面」,更透過一些中方商人去進行中國政府所做的事。

報告又指,中國政府舉辦全球性的媒體大會,藉此宣傳推銷資訊管制觀點。北京還輸出審查和監控工具,包括百度搜索引擎和微信即時通訊軟體,鼓勵集權國家複製其壓制性法規,這項策略在東南亞特別見效。

呂秉權就認為,西方國家及機構應對中國五花八門的「染紅」工程更敏感。

呂秉權說:中國政府透過種種漂白了的途徑做染紅的事,只需要我們明白中共的特質,而對這些各種項目有足夠敏感性和審查,並堅持對方來到要「入鄉隨俗」的話,我覺得已經會有一定的免疫力,故官方應該有足夠的審查。

報告特別提到美國的自由亞洲電台,有幾名維吾爾語部門的記者在2018年公開聲明,表示北京政府逮捕了他們數十名家人,原因是記者刊登了中國政府在新疆進行鎮壓活動的獨家報道。中國以恐嚇和暴力以阻止異議者,騷擾不受國界限制。從自由撰稿人到主流媒體,從出版社到社群媒體平台。報告說,北京這隻「看不見的手」可能伸入新聞編採發行的任何環節。「無國界記者」要求中國立即釋放因提供或產製新聞與訊息而遭關押之職業、非職業記者,並停止以綁架、逮捕、虐待、搜查和騷擾等手段打壓記者。同時呼籲西方民主國家向中國施壓,要求中國媒體對其股東和資金來源,包括廣告商,全面透明公開,協助民眾分辨不實資訊的散播。

2015年香港銅鑼灣書店的股東,擁有瑞典國籍的出版人桂民海,疑因出版有關習近平感情生活的書籍,在泰國遭綁架,目前仍囚禁在中國。

----------------

無國界記者上年底曾發布數據,指2018年全球共有80名記者遭到殺害,348名記者仍被關押。中國仍舊是全球監禁最多記者的國家,有60名專業及公民記者在囚。

點擊這裡看中國在囚記者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