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居民擔憂新建疾控中心污染洩漏

繼廣州番禺發生鈷輻射事件後,當地居民反對省疾病控制中心搬遷至番禺,擔心有污染洩漏,疾控中心否認有任何病菌洩漏危險。另外,番禺一小學向學生家長要求簽名支持興建垃圾焚燒,有家長質疑政府利用此作為民意數據。(海藍報道)

0:00 / 0:00

雖然廣州番禺垃圾焚燒發電廠項目暫緩,居民對環境污染出現恐慌。廣州碧桂園一名業主表示,廣州輻照技術研究中心在鈷輻射故障48天後,才公佈事件,令附近業主擔心環境污染問題,這幾天網上如華南板塊小區論壇,業主指廣東省疾控中心也是選址番禺大石﹐並已動工,該項目將建設研究最高危病毒的P4實驗室,不少人擔心影響身體健康。

該名業主又指,如果搬至大石的省疾控中心只屬行政大樓,那居民不會反對,至於病毒研究部門,則不適宜設在民居附近。他說:但如果貯存病毒的不適合,好像最近輻照中心的鈷輻射燃燒過,不知是否影響水及廢氣,也不知是否有放射性,我們屬利益受害人,我們可以反對。

麗江花園業主巴索則表示,省疾控中心原本選址在華南碧桂園,但遭居民反對,當局才改至大石。巴索又指,如有病毒洩漏,整個番禺都會受波及,省疾控中心原設在新廣路,附近有民居,大家相安無事多年,他暫時看不到其嚴重性,以往沙士及禽流感,源頭也不是來自疾控中心。

廣東省疾控中心一名職員向記者表示,該中心沒有P4實驗室,這只是謠傳,另外,她承認新中心已動工興建,但幾年後才會搬至番禺。她說:有實驗室,但對環境是沒有影響,整個流程過程,物質會經過消毒殺菌處理,才會排放,所以對環境沒有問題。

傳染病專家勞永樂醫院生認為,大陸的疾控中心規管水平及透明度應增加,疾控中心建在民居附近,病毒洩漏風險很彽。他說:內地最令國民擔心,不夠透明,意外發生很久仍不說,這才是問題。在世界不同地方,例如香港,都建在民居附近,科技上可預防洩漏。

而《廣州日報》旗下大洋網報道,該中心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負責人證實,專案開始於2003年,2006年確定並奠基,投資5.06億元。05年4月,就省疾控中心選址,省環保局和省衛生廳,聯合番禺區大石的河村、植村、大山、湧口4個村的村民代表和周邊幾大樓盤業主代表,進行溝通和說明,也邀請部分業主代表參觀省疾控中心現址。

另外,麗江小學週三派發的一份《給家長的一封信--〈創建垃圾處理文明區倡議書〉》引發家長質疑。麗江小學學生家長徐先生表示,不少家長對倡議書不滿,因內裡說明焚燒垃圾是最好處理辦法,支援垃圾焚燒新技術,並要求家長簽名,不少家長打電話到學校投訴,傳媒向校長查詢,校長推搪說起草的老師沒注意垃圾焚燒的背景,但具體不清楚。

徐先生又指,雖然不少家長不滿,但仍是簽了名。他說:有交(倡議書),因為不交班主任很難做,我就寫支持垃圾分類,反對垃圾焚燒,然後簽名,很多家長這樣做,他們也擔心政府最後把這個變成民意調查的東西。

記者曾致電番禺區教育局,一名官員表示,領導去開會,他不清楚此事。

2009年2月4日廣州市政府發通告,決定在番禺區大石街會江村與鍾村鎮謝村交界處,建立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計畫於2010年建成並投入營運。但此舉遭到番禺附近十多個住宅區,逾30萬居民的反對。12月初,,番禺千多名業主曾就反對興建垃圾焚燒廠,到廣州安政府抗議,12月11日,廣州當局暫緩垃圾發電廠的選址及建設工作,並啟動全民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