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貿易戰持續升溫之際,一連三日在俄羅斯舉行的「東方經濟論壇」,預料中俄領導人將舉行雙邊會談,同日兩國亦舉行為期7天的聯合軍演。有學者分析指,兩國關係進一步密切,不排除只是在姿態上對美國的抗衡;但中俄加強經貿合作,將來或在亞太外交關係上,帶來全新局面。(文宇晴 報道)
第四屆「東方經濟論壇」周二(11日)起一連三日在俄羅斯遠東城市海參崴揭幕,俄羅斯總統普京致開幕辭。中國、韓國、英國、德國、加拿大等60多個國家派代表出席。
外界的其中一個焦點除了討論朝鮮半島核問題外,首次出席該論壇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與俄羅斯總統普京舉行的雙邊會談亦備受關注,這也是二人今年內第三次會晤。普京在雙邊會談上表示,俄中關係呈現強勁發展勢頭,雙方互信日益增強,雙方要繼續推進歐亞經濟聯盟和「一帶一路」對接合作。
而習近平則指出,中俄要堅定發展好兩國關係,也要同國際社會一道,推動熱點問題政治解決進程,攜手維護國際公平正義和世界和平穩定,共同反對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
習近平說:剛才總統(普京)先生說,中國代表團人最多,這是充分說明了這個論壇的吸引力,也說明了我們在遠東的全方位的合作,可以說是進行得很好。
外界有聲音指,中國或借助拓展與俄羅斯的經貿合作,應對目前緊張的中美貿易關係。而正受美國制裁的俄羅斯,亦可借助中國發展遠東地區。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梁雲祥認為,面對美國的壓力,中俄的合作和關係進一步拉近,只是姿態上給美國看,不代表中俄到了結盟的階段。
梁雲祥說:聯合對抗美國說起來太嚴重,中國和俄羅斯包括在經濟上、實際上都需要美國。中國和俄羅斯在面臨美國壓力同時,單獨去對抗有點弱,所以實際上是在抱團取暖。結盟現在看起來不可能,雙方除了安全、政治上做給美國看,實際上經濟上的互補性並不大。
俄羅斯經濟發展部副部長高爾科夫在接受官媒專訪時指出,中俄兩國從共同利益、雙邊關係持續深化的角度來看,中俄近年來的關係發展對兩國至關重要。他又對今年兩國經貿合作增長非常樂觀,有望突破兩國有史以來最好的水平。
高爾科夫說:我們兩國都需要這樣的平台進行交流,以及做出決定並簽署協議。俄羅斯認為「一帶一路」倡議與歐亞經濟聯盟的對接,將帶來新的能量。
此外,俄羅斯周二(11日)起,一連7天在俄羅斯中部和東部地區舉行自1981年以來最大規模軍演「東方-2018」,將出動約30萬名官兵參與。中國解放軍派出約3200人、1000多輛裝備車,固定翼飛機和直升機30架參與演習。這是解放軍歷史上首次派兵赴境外,參演規模最大的一次聯合戰役行動演練。
《華爾街日報》報道稱,這次聯合軍演是俄羅斯首次邀請一個不屬於前蘇聯盟國的國家參加,顯示中俄軍事關係升溫。
美國軍事領域智庫「蘭德公司(Rand Corp)」專門研究俄羅斯軍事問題的政策分析師Clint Reach認為,中俄的聯合軍演是針對發生在太平洋戰場一系列大型戰爭和危機情形,其反西方情緒是顯而易見。
不過新華社在報道此次軍演,卻強調「演習不針對第三方且與地區局勢無關」。
香港智明研究所研究總監許楨分析,面對美國的壓力,中俄關係的拉近是有加速的趨勢,但是中俄美的關係大至上不會有特別大的變化。反而中俄經貿上的合作,有機會在未來的亞太外交關係有新的局面,然而中俄既有合作又有競爭的情況下,目前還是有待觀察。
許楨說:中俄合作我認為不是大軍演,而是過去1至2年間的中俄貿易,尤其是中國從俄羅斯的入口曾幅達到30%至40%。可預計到中國未來在俄羅斯的貿易和投資上角色,是會十分重,甚至有可能取代美國或西歐。如果有這個變化的話,會帶來亞太外交關係全新局面。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亦有出席「東方經濟論壇」,預料他會與習近平進行會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