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腕清零】上海6月1日「解封」 居民:沒接到通知

0:00 / 0:00

上海市政府宣布,周三(6月1日)解封。當局強調,除中高風險地區和封控區、管控區外,各基層部門公司等不得以任何理由限制居住本社區的居村民出入。不過,有上海居民表示,未接到相關通知,也未感覺防疫措施發生變化。另外在首都北京,部分地區已封控約20日,有傳當局正在秘密興建超大型方艙醫院。

經歷約兩個月的封城之後,上海將於周三凌晨零時起迎來解封。有微信圈流傳的視頻顯示,有十多個上海居民正在拆除鐵皮和鐵柵欄:「乒乒乓乓、乒乒乓乓(敲擊聲)⋯⋯」

上海市政府發布6月1日解除「全域靜態管理」通告後,居委會感到委屈。(網絡圖片)
上海市政府發布6月1日解除「全域靜態管理」通告後,居委會感到委屈。(網絡圖片)

工人想復工居委會不表態放人

不過,本台記者致電多位上海居民,他們均未聽說「解封」。靜安區居民何女士周二(31日)告訴本台,他們被限制在小區範圍內,只能外出購物2個小時。

何女士:我們還是出不去,而且小區裡問居委會,明天6月1日上班能否出小區?他們都沒有回答。每一個街道都不一樣,有的是防範區,有的是管控區,有的是封控區。封控區的人甚麼也不能動,足不出戶。我們小區要上班的居民,他們公司打來電話問,說明天要復工,你們居委會放不放人?居委會沒一個人回答。

上海市政府宣布,6月1日起,終止施行機動車電子通行證制度,計程車、網約車恢復正常運行;除中高風險地區和封控區、管控區外,私家車和單位用車正常出行。

不過,上海大部分地區仍然屬於管控區和封控區。有網民上傳微信的視頻顯示,在與上海接壤的江蘇昆山路段,馬路兩側均被封鎖,發自上海方向的車輛,人員不得下車:「嚴防死守,巡邏的在京滬高速兩側密集的檢測、檢查,防患於未然,全是柵欄,誰也別想出來。防上海真是防得太痛苦了!」

另外網上有傳徐家匯街道辦5月30日的通知稱,虹橋路400弄南丹小區已自周一(5月30日)起,實施臨時閉環管理。全員7天內進行核酸檢測,「自覺做到足不出戶」。

各地政府不歡迎上海人

上海居民沈女士告訴本台,她所在的小區未收到放寬防疫措施的通知。除此之外,江蘇、浙江等地的人都不歡迎上海人。

沈女士說:我問過浙江,他們說我們浙江省有規定,說到了紹興住酒店500元一天,集體隔離。然後再要居家隔離七天,他還說,不希望我回老家。現在不知道是甚麼情況,都不相信現在說的情況。

上海市委書記李強昨針對疫情現況稱,「大上海保衛戰」取得「重大階段性成果」。但他堅稱,要堅持動態清零,全力抓好常態化防疫,全面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奪取防疫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要在毫不放鬆抓好常態化防控的同時,加快推進復工、復產、復商、復市。

上海市徐家匯街道向南丹小區發出封控通知,足不出戶7天。(網絡圖片)

上海市徐家匯街道向南丹小區發出封控通知,足不出戶7天。(網絡圖片)

北京建容納六千人方艙醫院

另一邊廂,在首都北京,海澱居民郭先生告訴本台,他所居住的區域已被封控二十天左右,他預料短期內不會解封。

郭先生說:你只能在樓底下轉悠,不能出去。快遞不能接,只能扔在一個公共地方,你去取就行了。看這樣子可能要到今年年底。不可能今年6、7月份就結束了。

雖然公開數據顯示北京疫情日趨緩和,但據台灣東森新聞報道,北京卻開始興建大型方艙醫院,其規模可容納六千人,比武漢的火神山方艙醫院還大四倍。興建中的方艙醫院位於北京鳳凰嶺景區,當局為了防止疫情蔓延,在這個地方蓋了一大片新的方艙醫院,面積相當的廣,一台台的卡車載著這些組合屋進去,工作人員對記者透露,6月5日前必須全部完工。

中國衛健委網站周二消息,過去一日新增97宗新冠本土個案,在28宗確診個案中,北京佔最多的16宗,亦有2宗無症狀感染個案,涉及海澱、豐台和石景山區。豐台區政府當天凌晨發布公告,決定由即日至下月5日,全區實行居家辦公,市民要停止一切非必要流動,小區實行封閉管理。而上海新增31宗本土個案,其中2宗是早前的無症狀感染。

記者:喬龍/程文 責編:方德豪 網編:江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