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檔案
2023-03-30
台灣國安局長證實,根據美方情報,中國以每天200美元收買黑幫份子,在紐約向過境美國前往中美洲訪問的台灣總統蔡英文抗議。至於蔡英文回程在洛杉磯過境料和美眾議長會晤,預估北京反應不會比去年佩洛西訪台激烈。
2023-03-30
台灣前總統馬英九周四在武漢參觀「英雄城市抗疫保衛戰展」,大讚中國防疫成果。馬英九被批為中國背書。台灣疫情指揮官直言,「只知道這是人類的大災難」。
2023-03-30
超過60個海外港人組織近日齊集倫敦參與「英國港人公民組織會議」,並和國會議員會面,反映港人關注的議題。 「末代港督」彭定康現身會議時,表示相信有一天,英國會出現一位港人首相,又痛批習近平是「終身獨裁者」。
2023-03-30
「移民潮」下香港流失不少人才,港府「搶人才」同時,為吸引年輕人到大灣區就業,舉行「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招聘博覽,對象為學士或以上香港青年,月薪不低於1.8萬港元,頭年半政府每月補貼1萬。調查顯示,一般大陸畢業生平均薪俸僅約6千港元,只是大灣區計劃的三分之一。
2023-03-30
被指監控維吾爾人遭美國列入管制名單的中國網安公司「美亞柏科」被曝配合中共推出人工智能時代審查技術,以防民眾利用ChatGPT等科技製造政治笑話、傳遞真相。評論呼籲民主國家對這類中國公司進行封殺。
2023-03-30
五名在加拿大的港人藝術家將合辦藝術展,以作品展示中共持續打壓香港自由情況下,港人在西方世界追求自由夢的故事。其中三位藝術家接受本台專訪,講述他們以藝術留記憶,延續港人抗爭的策展動機。
2023-03-30
香港「初選案」周四續審,控方第二名證人趙家賢稱,他與民主動力在2020年5月初獲戴耀廷及區諾軒邀請承辦初選,初心是協助民主陣營取得立法會過半議席,推行利民政策。趙稱透過直播才知悉戴耀廷舉辦首次初選記者會,當時民動仍是「排除在外、完全冇角色」。
2023-03-30
港警國安處日前拘捕一名女子,周四首度提堂,由《國安法》指定法官處理。案情透露,被告自去年6月起,使用Facebook及Twitter持續發布包括「要黑警墊屍底」等煽動言論,及以「光時」口號宣揚港獨訊息,被告申請保釋被拒,案件押後至下月底再訊,期間被告需還柙。
2023-03-30
《人民日報》周四強調,3年多抗疫證明習近平的「判斷、決策、調整」是「完全正確的」,且是被群眾「認可的」,一些西方國家「惡意抹黑」中國。
2023-03-30
根據一份最新報告,中國日益增長的全球影響力對國際人權構成了嚴重威脅,聯合國人權委員會未能應對。
2023-03-30
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米利周三指,中國、俄羅斯和伊朗正在更緊密地合作,將是美國「未來許多年」的問題。
2023-03-30
美國太空總署署長納爾遜周三批評中國航天當局缺乏透明度,並已危及其他國家。
2023-03-30
歐委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中國正尋求以北京為主導的國際新秩序,歐盟須更堅定地捍衛安全和經濟利益,包括可能對境外投資進行管制。
2023-03-30
新浪微博上出現話題標籤「#耳念珠菌已遍布美國一半以上的州#」,亞洲事實查核實驗查閱了美國疾病管制中心新聞稿及論文,並採訪了紐約醫學中心感染防控中心主任,發現相關說法屬於誤導。
2023-03-29
德國最大反對黨聯盟預料近日將提議將中國定義為「系統性競爭對手」,籲德政府推出全新戰略。分析認為,德國對華政策轉向是大勢所趨,惟德國經濟嚴重依賴中國,新提案中也未徹底放棄對中國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