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民連十多名成員,周一下午由中環皇后像廣場,遊行到政府總部,要求保安局允許民運人士來香港悼念司徒華。示威者在起步前,先默哀一分鐘,然後沿途高舉標語及叫口號,其後向政府總部的代表遞交抗議信。
社民連立法會議員梁國雄形容,保安局局長李少光周日“不一定要來香港悼念”的言論,是冷血表現,促請李少光道歉。他說:“要譴責李少光,華叔已死,人死為大,民運人士來港悼念他,這是人之常情,亦是人的基本權利,希望李少光不要再說這些冷血的言論,准許民運人士來港悼念華叔。”
保安局發言人指,入境處會根據現行法例及政策,並會考慮其他因素與情況,決定是否批准個別人士入境。
司徒華的母校皇仁書院及教協均放置弔言冊,給市民簽名追悼華叔。周一早上皇仁書院舉行默哀悼念儀式,老師及同學均認為司徒華是帶領香港人認識民主的先驅。會上老師讚揚華叔堅持爭取平反六四,令人難忘。學生會會長指司徒華為可敬的校友,會將其精神延續下去,回饋和貢獻社會。
身兼司徒華治喪委員會成員的支聯會副主席李卓人向記者指,為讓市民送別華叔最後一程,委員會決定,本月28日,在他受洗的尖沙咀浸信會舉行追思會,翌日即29日出殯當天,會在聖安德烈堂舉行安息禮拜,李卓人指,公眾追思晚會原先安排在2月28日華叔生日當天在維園舉行,現時因場地已被租用,追思會的地點及日期要另訂。他說:“我們剛發現有問題,因為維園過年後有花展舉行,現時我們正傾緊個時間是否可以相就,委員會要再傾下,在過年後維園安排不到,但在過年前舉行又不太適合,要傾時間及地點如何取捨。”
對華叔的病逝,無疑對支聯會、民主黨及教協一大打擊,李卓人憶述華叔臨終時仍堅持平反六四,亦囑咐他到六四平反當日,要代他向支聯會一名已離逝多年的老義工劉婆婆墓前告訴她,李卓人表示會謹記華叔的遺願。他說:“華叔堅持平反六四,為中國和香港民主運動奉獻了一生,若真的到了那日,六四獲得平反,我必會到他墓前告訴他,六四平反獲得成功,亦會告訴劉婆婆,待她亦得到欣慰。”
李卓人指,下星期二會召開常委會,討論填補主席空缺事宜。

在華叔過走一段積極抗癌的日子,一直有家人、朋友及學生陪伴,其中身兼支聯會常委的治喪委員會召集人朱耀明指,華叔積極對抗癌魔,他臨終前別無所求,祇寄語戰友“平反六四、爭取民主,繼續努力”,短短12字,總括了華叔不平凡的一生,亦成為戰友們的畢生承諾。他說:“支聯會常強調要薪火相傳,我們會謹記華叔的遺言,會一直堅持下去,我們常委等會繼續其精神,繼續平反八九六四,推翻一黨專政及建設民主中國而努力。”
與司徒華政見不同的民建聯主席譚耀宗,對華叔病逝感到深切哀悼,他表示會出席他的追悼會或安息禮。譚耀宗指,他很敬重華叔,早於1982年在勞工顧問委員會共事,1985年一起擔任基本法起草委員會工作,之後大家亦先後當選前立法局及立法會議員,再一起議政。
譚耀宗說,兩人即使政見不同,但亦很尊重他的意見。他說:“他對國家及民族很有感情,對社會發展的推動,我們共事多年,雖然政見不同,但我仍然是很尊重他的。”
司徒華逝世的消息周日下午傳開後,香港各界都深表悲慟。不過官方新華社周日傍晚祇發短短80多字的新聞稿,形容華叔是“香港特區立法會前議員”,然後簡單交待他病逝。而特首曾蔭權亦有發表悼文,讚揚華叔“熱愛中華、熱愛香港”,但未有隻字提及支聯會或六四民運。
去年初証實患上末期肺癌的司徒華,癌細胞擴散至骨骼,但華叔未言放棄,多月來積極與癌魔搏鬥。在九月份染上肺炎後,華叔的體質轉差,10月展開新一輪化療,未見成效,華叔停上化療,祇服止痛葯,以呼吸機協助,爭取時間與親友共聚。至周日中午12時58分,在病榻中的華叔,在親友及牧師唱詩歌下安詳離去,享年79歲。

祖藉開平的司徒華,從事教育工作40年,培育英才無數。自1973年發起教師罷課後,華叔成為社運先驅,踏上政途。身為支聯會主席,他堅持每年風雨不改舉辦六四燭光紀念晚會,因其政治立場被拒返大陸,臨終前曾表示思念故鄉,亦因病未能完成撰寫回憶錄,成為他的遺憾。
八九年六四事件後,司徒華參與創立支聯會,任首屆主席,同時他跟李柱銘雙雙退出《基本法》草委會。翌年,華叔組建“港同盟”,後與匯點合併為“民主黨”,一直擔任中常委和黨鞭。
司徒華曾發起爭取八八直選、杯葛臨時立法會等,臨立會成立後,他被迫“落車”,到九八年循直選重返立法會,至04年宣佈不參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