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特、臉書等國際社交平台暫停大量中國帳號,指控北京借助虛假宣傳,操控香港輿論後;本台調查發現,中國官媒中新社以250多萬元人民幣,招聘網絡科技公司,助其推特和臉書兩個平台,半年內增加「粉絲」125萬。也就是每個「粉絲」平均作價要2元人民幣。有學者質疑花錢增粉的方式,是否能有效放大訊息。(馬立克 / 潘加晴 / 霍亮喬 報道)
中國政府採購網上周五(16日)公開了大陸官方媒體中國新聞社(中新社)的兩個採購。兩份官方的《招標文件》顯示,這家大陸官媒,要在華人較多的國家及關注中國發展的英語國家和地區,作全球範圍的擴張。
在名為《中國新聞社中新社、中新網Twitter帳號推廣政府採購項目》及其Facebook賬號推廣標書公告中,這家大陸官媒分別以124.88萬人民幣及120.6萬人民幣,要求兩間北京科技公司,協助增加推特粉絲58萬;臉書粉絲67萬。也即是說,中國新聞社為其全球擴張,增粉125萬合共花了約250萬元人民幣。
這兩家的中標公司,分別為:北京的「一網互通科技有限公司」以及「威娜興業(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後者在網絡上沒有註冊信息。一家名為威娜興業(北京)投資顧問的有限公司,本台記者發現,其註冊資本為 30萬元人民幣。
本台致電中標的「一網互通」,詢問能否在短時間內將個人的推特、YouTube、臉書粉絲急劇拉高。對方回答,公司有專業的團隊可以解決問題。並說,可以提出多種價錢的增粉方案。
客服:是的,可以的,告訴郵箱以後我們先可以給你發郵件,然後你可以把現在的推特賬戶給我。第二個我們看一下現實推特增長,再需要查相關聽眾、需要有專門部門去評估了解。我們推特或者Facebook或YouTube都有專門的marketing(市場推廣)可以幫助去擴展,這個是可以做到的。
這間中標公司並表示,目前在美國沒有分公司。
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副教授傅景華接受本台訪問時表示,短時間內增加大量粉絲,目的無非是製造更多聽眾閱覽的假象。
傅景華說﹕使用這些方法以增加更多人閱覽其帳號,製造許多聽眾,以鼓勵更多人閱覽及轉發,是一個信號告訴你,是一個重要信息。可能在官媒有一個訊息是平平無奇,但好多人轉發,令人覺得是一個重要的信息,有可能就會助長傳播虛假信息。
但是,傅景華認為,信息傳播更靠分享和互動,他質疑買粉擴大虛假訊息的作用有多大?
傅景華說﹕(社交媒體) 不是一個單向傳播,是雙向;有(點擊)喜歡、評論(留言) 和轉發,這是其中一個指標,看到帳號是否活躍和有影響力。
合同文件還顯示,增粉操作日期為2019年8月到2020年2月底。其臉書的發標書中寫到,品牌定向目標是同行的官媒,如《人民日報》、《新華社》、《China Daily》、CGT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