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建「超級大使館」計劃被剎停 中共海外擴張再受挫

0:00 / 0:00

倫敦一個地方議會周四(12月1日)以安全等因素為由,否決中國在區內興建全歐洲最大的中國使領館。流亡港人形容是中共外宣工作一大挫折。當地維吾爾人權人士讚英國人堅守價值,不為金錢折腰。中共喉舌《環球時報》則批評西方媒體炒作「中國威脅」。

中國原計劃把位於倫敦西區的中國駐英國大使館,遷往倫敦地標建築倫敦塔(Tower of London)旁,在前英國皇家鑄幣廠(Royal Mint Court)舊址,興建中國在全歐洲最大的 「超級大使館」。不過該選址所屬的倫敦哈姆雷特塔自治市議會(Tower Hamlets Council)戰略發展委員會,周四晚上以居民安全、對遊客、警務資源及歷史古蹟保育帶來影響為理由,一致否決中國大使館的規劃申請。

在英港人、維吾爾人歡迎決定

在英港人組織「英國港僑協會」(Hongkongers in Britain, HKB)創辦人鄭文傑,也是該區居民。他周四晚上在市議會會議上發言,表達在英港人、維吾爾人、藏人和該區居民的憂慮。

鄭文傑說:這個規劃申請引起了嚴重的安全疑問,不單入侵皇家鑄幣廠周邊居民的個人生活,也影響路過這個巨型大使館的途人。這將威脅英國的價值,足以構成當地居民的安全憂慮。中國大使館遷往皇家鑄幣廠的計劃,是一個精心策劃的計劃,意圖支配和監控在英國首都的香港人、維吾爾人、西藏人、華人,危害英國主權。

居民為何反對?

該區除了是倫敦黃金地段,也是全英國穆斯林人口比例最高的社區之一。在計劃公布初期,已經遭到在英維吾爾人、港人群體以及人權關注者的反對。

倫敦哈姆雷特塔自治市議會收到51份居民投訴,除了關注中國人權問題外,也涉及居民生活的實質影響,包括擔心中國大使館會成為示威熱點,影響居民生活,並帶來恐怖襲擊風險。

而大使館的大規模監控系統,也引起居民個人隱私疑慮,擔心被採集個人訊息。也有聲音質疑,這個中國「超級大使館」,會變成中共海外「秘密警察局」,進行「陰暗外交活動」。

倫敦哈姆雷特塔自治市議會(Tower Hamlets Council)就中國駐英新大使館規劃方案進行會議期間,在英維吾爾人和藏人在場外抗議。(組織「停止維吾爾種族滅絕(Stop Uyghur Genocide)」推特截圖)
倫敦哈姆雷特塔自治市議會(Tower Hamlets Council)就中國駐英新大使館規劃方案進行會議期間,在英維吾爾人和藏人在場外抗議。(組織「停止維吾爾種族滅絕(Stop Uyghur Genocide)」推特截圖)

訊號:別以為「有錢能使鬼推磨」

英國維吾爾人權活動家、組織「停止維吾爾種族滅絕」(Stop Uyghur Genocide)行動的執行董事拉希瑪.馬赫穆特(Rahima Mahmut)接受本台訪問時表示,倫敦地方議會的決定,向中國發出清晰訊號,不要以為「有錢能使鬼推磨」。

拉希瑪.馬赫穆特說:不是有錢你就甚麼都可以做,尤其是在英國這樣一個有人權、尊重人權的國家,人民的聲音、人民的要求、人民的願望,還是非常重要的。

中方在2018年購入有200年歷史的前英國皇家鑄幣廠,原本計劃在該址興建可容納數百名員工的宿舍,以及一座文化交流大樓,作為大使館的標誌性建築。

規劃方案涉及修復和拆除部分二級保護建築,並投入超過20萬英鎊建立監控電視系統。方案一旦通過,新的中國駐英大使館面積將是原來的10倍,是中國在全球最大的外交設施,也是英國境內最大的外交建築群。

《環時》斥炒作「中國威脅」

流亡英國的前香港立法會議員羅冠聰在社交平台發帖,形容事件是「中共外宣工作一大挫折」。中共喉舌《環球時報》則批評一些西方媒體「藉此炒作中國威脅」,指居民的擔憂是不必要的,又表示目前的中國駐英大使館,和處理簽證、教育、科技等事宜的部門分開,為行使職能帶來不便,認為有需要建立一站式綜合辦公館。

中國在英國的外交活動近期連連碰壁,就在這個星期內,首相辛偉誠(Rishi Sunak)在首次外交政策演說中,表明英中關係的「黃金時代」已經結束。英國外交部又就英國廣播公司(BBC)記者在上海採訪示威被拘捕和毆打事件,傳召中國駐英國大使鄭澤光。

而在十月中,中國駐曼徹斯特總領事鄭曦原,涉嫌襲擊在使館外示威港人的事件,也引來英國朝野關注。英國外交部傳召中國駐英國臨時代辦抗議,議員也施壓要求把涉事中國外交官驅逐出境。

記者:呂熙 網編:畢子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