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4月失業率升至6% 學者警告或造成社會不穩

0:00 / 0:00

中國國家統計局周五(15日)公布,4月全國城鎮失業率升至6%,而4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則按年下降7.5%。統計局新聞發言人表示,目前大陸就業壓力比較大,對前景不宜樂觀。有學者認為,當局應該想辦法重振經濟,否則失業率長期高企,會造成社會不穩。(黃樂濤 報道)

中國國家統計局周五(15日)發布4月經濟數據,顯示今年1至4月,全國城鎮新增就業354萬人,比上年同期減少105萬人。4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6%,比3月上升0.1個百分點,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8%,比3月份上升0.1個百分點。全國企業就業人員於4月每周平均工時44.3小時,比3月減少0.5小時。

不過,於4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年增3.9%,高於市場預期,按月增長2.27%。今年首四個月,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年下降4.9%,降幅比1至3月份收窄3.5個百分點。

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劉愛華表示,目前大陸就業壓力確實比較大,出口前景面臨較大的不確定性,對前景不宜樂觀,她指4月主要經濟指標有改善,國家正逐步向常態化復甦,但指目前境外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擴散蔓延,大陸經濟穩定復甦仍面臨諸多挑戰,除了取決於國內復工、復產情況,亦會受外部環境影響。

劉愛華說︰要彌補前期疫情嚴重衝擊仍然有挑戰的,不單取決於國內復工復產推進的進度,可能一定程度上也要受到外部的疫情,以致外部經濟變化的影響,經濟發展的走勢還需要觀察,但是我們從這個推進復工復產的政策,取得的一系列成效來看,我們有信心、有條件有基礎把我們這種恢復改善的勢頭持續下去。

數據又顯示,4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按年下降7.5%,跌幅略大過預估的-7%,但較上月收窄8.3個百分點。而首4月固定資產投資按年下降10.3%,略差過預估的-10%,跌幅比首3月收窄5.8個百分點。

北京天則經濟研究所副所長蔣豪對本台表示,中國現時失業率高企,失業的民眾難以應付家庭開支,他認為政府應該想辦法幫助失業的民眾,以及必須盡快重振經濟,否則會為社會帶來嚴重的後果。

蔣豪說︰一個季度沒有收入的話,那個家庭就會面臨這樣的一個小孩上學、老人看病、還有房貸房租這個沒法交,當然會影響這個社會穩定,尤其在這個疫情情況下,中國應該進一步落實自己所說的改革開放,進一步包括跟美國、歐洲和其他國家,在貿易上盡量能夠減少摩擦,擴大合作,同時內部的改革,在國有企業這方面,要進一步改革,就是給民營企業更多的這種活的空間,稅收上進一步減稅。

香港嶺南大學潘蘇通滬港經濟政策研究所高級研究員何濼生教授表示,現時中國的經濟下行壓力仍然比較大,他認為中國要經濟復甦,主要是靠內需。

何濼生說︰現在的問題當然比較上是嚴重的,中國的出口一定會受到外面的需求減少而大幅放緩,整體都是有壓力,很多中小企的製造業,其實他們面臨的壓力都很大,壞帳明顯地增加了,所以下行壓力都相當大,好在國內的內需亦有相當(數量),我預期下半年的經濟復甦,都比較上快。

另外,在中國物價方面,統計局表示,物價保持了平穩回落的態勢,居民消費價格4月上漲3.3%,比上月回落1個百分點,主要是食品價格回落比較多。而4月食品價格同比上漲14.8%,比上月回落3.5個百分點,其中包括鮮果、鮮菜及豬肉等主要農副產品價格都出現了漲幅回落,或者降幅擴大的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