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避風港法案》重提美國會討論 朱牧民:有信心今年通過

0:00 / 0:00

美國民主共和兩黨12名參議員當地周二(9日),重新提交《香港避風港法案》(Hong Kong Safe Harbor Act)予參眾兩院討論。為港人在美國遊說的香港民主委員會總監朱牧民,接受本台專訪時表示,「避風港法案」獲兩黨議員支持,國務卿布林肯亦多次公開說,會接收更多香港難民,期望法案今年獲得通過。(陳駿豪 報道)

共和黨參議員魯比奧(Marco Rubio)和民主黨參議員梅南德茲(Bob Menendez)牽頭,共12參議員支持的《香港避風港法案》,會交由新一屆美國國會重新辯論。

位於華府的香港民主委員會總監朱牧民接受本台專訪時表示,「避風港法案」有望今年獲通過機會很大,在香港問題上,民主共和兩黨有共識,拜登政府亦公開支持香港。

朱牧民說:我們自1月開始爭取兩黨議員支持,在新一屆國會開始時,確保我們獲得支持,參議院已換屆,由共和黨控制改為民主黨控制,這次加上更多民主黨國會議員支持,讓法案更有可能通過;與此同時,我們尋求與拜登政府合作,拜登政府在移民和難民政策上較為開放,國務卿布林肯多次說過接收更多香港難民,兩黨加上政府支持,都是讓法案容易通過的訊號。

對於共和黨籍參議員克魯茲(Ted Cruz)去年12月以法案可能降低美國難民門檻,讓中國間諜湧入為由,在上屆國會結束前,反對「香港人民自由和選擇法案」。朱牧民回應,美國對移民資格審查很嚴格,不認為共產黨人可以利用難民資格滲透美國。

朱牧民補充,要協助受逼害的香港人,拓闊難民資格只是一步,會盡量向美國爭取更多措施支援。另一項關於港人的《香港人民自由和選擇法案》,訂明美國政府會為有簽證、身在美國、一旦返港可能面臨逼害的港人,提供「臨時保護身份」。朱牧民表示,會爭取交予兩院討論。

朱牧民說:我們希望「避風港法案」可以在今年內通過,參眾兩院有足夠時間審視法案的細節,兩院與政府都支持這項法案,我希望今年內法案可獲通過,支援受逼害的香港人。2020年我們推動的法案因為總統大選,以及兩院會期完結,未能通過,這次我們有信心,在兩黨支持下,加上時間充裕,法案可以獲過。縱使可能有共和黨人因為敏移民政策敏感,反對法案,但這次通過機會大,因為法案動機純粹為了幫助香港人。

支持的參議員重申,周二重提議案是對中國2020年在香港實施《港區國安法》的回應。重提議案是對中國2020年在香港實施《港區國安法》的回應。他們認為惡法打壓香港人集會示威的權利。魯比奧說,「美國要盡全力協助有勇氣捍衛香港的港人,讓他們免受中共逼害,美國應對港人開放大門。」梅南德茲則指,這次提案的目標是對中國共產黨重申,美國堅定支持香港人,又指香港人不會因為美國的移民制度有漏洞而不獲理會。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1月接受美國傳媒全國廣播公司訪問時表示,華府會接納逃離打壓的香港人。他指「如果香港人是中共打壓下的受害者,我們要做點事情庇護他們。」

因應中國實施《港區國安法》,美國國會議員2020年提交兩部法案,協助港人獲得庇護,但因國會換屆未能完成討論。

「避風港法案」重點是讓基於政治信念、參與過和平反對中國示威、運動或團體的人士,較易在香港駐美國總領事館、美國大使館、第三國的美國大使館或美國在台協會,申請美國難民身份。特別是那些正受中共逼害,或有理由受中共逼害,尤其是因參與和平抗爭而被正式起訴、拘留或定罪的香港居民,其配偶、子女與父母,都可申請難民保護。

法案亦會向身在美國面對有緊急被逼害危險的前線抗爭者及民運人士提供庇護 ,包括曾經組織抗爭行動的人士;在抗爭行動中擔任急救的人員;報道有關抗爭行動期間受傷的記者;向一個或多個參與抗爭行動而被捕的人士,提供收費或無償的法律服務者;或因參與抗爭行動而被正式起訴、拘留或定罪者。

如果法案獲得通過,根據法案被界定為第2類「優先難民」的香港居民,將不受每年美國庇護申請人數上限的限制。法案也將指示國務卿與美國的盟國及夥伴合作,為需要逃離香港和受中國政府壓逼的香港居民,提供類似這項法案的安排。此外,針對中共可能報復,法案訂明那些因為向美國政府提出難民申請,導致公民身分、國籍或是居留權遭撤銷的人士,也被視為因政治立場受迫害的個案,申請資格不會受影響。法案設有5年「日落條款」。

美國目前對海外難民有3類「優先處理」類別。第1類是聯合國難民署或美國大使館定為難民身份人士,安全風險高的個案;第2類是美國國務院以「特別人道關切」為由確認難民身份;第3類為家庭團聚個案,即已獲美國接納為難民或庇護人士的配偶、21歲以下未婚子女或父母,他們會獲優先考慮為難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