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制大倒退】中共整頓港選舉扼殺民主 美方:下周中美對話頗為艱難

0:00 / 0:00

中美兩國高層官員將於下周首次對話。然而在宣布對話的同一天,中國零票反對通過整頓香港選舉的法案。美方預料下周中美對話頗為艱難。學者分析今次事件必定影響中美對話,相信屆時中美只是各自表述,但值得留意會否安排日後拜登與習近平見面。(文海欣 報道)

中美高層官員將於下周四(18日)在阿拉斯加安克雷奇會晤,為美國總統拜登上任後,兩個高層首度面對面交流。中方稱是「戰略對話」,而美方則否認,強調是一個向北京坦率地說明,許多美國對其舉動和行為的憂慮的機會。而就在雙方宣布有關見面消息的同一天,全國人大零票反對通過《關於完善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制度的決定草案》。

分析:香港情況影響中美兩談 相信只是各自表述

台灣政治大學國際關係中心副研究員吳得源周五(12日)對本台分析,中方通過改變香港選舉制度的議案,肯定會影響中美下周的對話。他認為中方要通過這次會面表明可以獨立自主,以此給拜登政府「下馬威」,而拜登政府方面也必須回應。

吳得源續指,相信今次對話也只是各自表述,有「文鬥」的意義。

吳得源說:我個人倒不覺得這個對話有實質的內容,可能一開始就是各自表述,你講你的立場,我講我的立場,用這種方式來呈現,也不能在立場上有一些退讓。所以我覺得比較值得觀察,是這個對話是否有為將來拜登與習近平對話有預做安排部份,這是比較值得觀察。

美批北京通過大幅改變港選舉制度法案 中美下周對話變得艱巨

美國國務院在當地時間周四(11日)譴責中國通過大幅改變香港選舉制度的法案。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Ned Price)說,中國限制政治參與,法案目的是「減少民主代表和扼殺政治討論」。

普萊斯說:我們譴責中國對香港民主機關的持續衝擊,這項由全國人大於3月11日通過的改變,是對香港的自治、自由和民主進程的直接衝擊,限制政治參與、減少民主代表性,扼殺政治辯論,無視港人的明確意願,並在政府管治中否認他們的聲音。

對於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及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下周將與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和外長王毅的對話,普萊斯說布林肯將在對話中坦率告知中國的所作所為是如何挑戰美國的價值,布林肯並會促中共讓9月香港立法會選舉如常舉行,並以透明且具公信力方式接受每位候選人。普萊斯預料對話將頗為艱巨,但美方在討論到彼此分歧的問題時,肯定會不諱言。

就對話內容方面,白宮發言人普薩基(Jen Psaki)說,處理針對維吾爾族穆斯林的種族滅絕問題是雙方這次會面討論話題之一。美國亦會探討一些合乎美國利益又可與中國合作的項目,包括氣候變化。但他強調不會「為談而談」,期望北京認真尋求改變雙邊關係的基調。

除了美國,歐盟亦發表聲明指,人大的決定再次違反「一國兩制」原則、中國的國際承諾和香港《基本法》。歐盟將考慮採取額外行動,關注香港局勢。澳大利亞外長佩恩(Marise Payne)也在社交平台推特譴責北京,表示「香港人擁有不同渠道,來行使他們政治表達的基本自由是不可或缺。」而英國外交大臣藍韜文周四也發表聲明,形容這是「北京扼殺香港民主辯論空間的最新行徑」。日本內閣官房長官加藤勝信周五亦表達強烈關注,認為這是香港自治的大退倒。

張曉明反稱美方可根據需要隨時修改選舉法律

在北京,港澳辦及人大法工委同日開記者會,港澳辦副主任張曉明形容這次人大決定是一個「微創手術」,反問美方為何可以根據需要隨時修改選舉法律,卻對中國一個特區法律的修改,「如此感興趣、神經質和橫加干預」。他稱是次決定涉奪權及反奪權等較量,中共「沒有退讓餘地」。

他稱,中共是「一國兩制事業的創立者」,沒有任何人比他們「更懂得一國兩制的寶貴價值」,更「執著堅守一國兩制的初心」,所以不存在改變一國兩制的問題。

劉兆佳倡中共國安處協助審查選舉候選人

另外,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周五(12日)出席座談會時,談及要設立「嚴謹」候選人審查制度,更估計香港警方國安處及中央國安公署會提供協助,目的要知道參選人都是「愛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