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華裔教授陳剛,向美國能源部申請資助項目涉及欺詐,被美國司法部逮捕起訴。陳剛涉嫌未有依法披露與中國的實體組織有合作關係,以及隱瞞在中國的銀行帳戶和報稅時作虛假陳述。陳剛還使用官方電郵響應中共18大科技戰略。美國能源部人士透露,很多在西方的華裔學者在名利誘惑和中共洗腦下被利用。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周五回應,要求美方停止「政治操弄」及停止對中方引才計劃「污名化」。(吳亦桐/程文 報道)
美國司法部周四(14日)在官網宣布,麻省理工學院教授陳剛涉嫌欺詐被捕。他早前未向美國能源部(DOE)披露與中國實體組織的合作關係、任命和獎勵等。
現年56歲的陳剛(Gang Chen)被指控涉嫌電匯欺詐,未提交外國銀行帳戶報告(FBAR)和在納稅報表中作出虛假陳述。

在美國能源部下屬勞倫斯伯克利實驗室做博士後研究的華人學者H先生向本台透露,自他2019年入職時,美國能源部就已明確通知下屬實驗室、僱員等,如果與中國、伊朗和俄羅斯的人才招募計劃有牽連,或者接受這幾個國家的項目資金,必須在規定日期前自覺上報披露,所以陳剛應該非常清楚美國政府法律規定。
H先生指出,據他的觀察,很多赴美且受過良好學術訓練的中國學者都在國內受到中共洗腦;加之在2019年通過新的《國安法》,規定公民或企業機構,有義務協助國家情報工作,因此很多中國海外留學生和訪問學者群體成了潛在的間諜資源。
H先生說:被極權教育洗腦後,但受過良好學術訓練的中國人進入歐美學術機構。這些人大多數即使入籍,最終對所處自由世界的價值觀其實並不很認同,自始至終相信「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那套話語。另外,對沒有入籍的海外留學生群體,中國在2019年通過的新國家安全法,實際上也等於把諸多海外留學生以及訪問學者群體變成了潛在的可發展成間諜的資源。
H先生也指出,近年不少美國華裔學者被調查的案例,顯示中國政府正在利用物質、名氣,向西方華人學者群體撒網,吸收他們成為極權國家的工具。
H先生說:的確中國政府或者機構給知名學者開出的條件是非常誘人的。在歐美的中國留學人員和訪問學者中,最多交流的一項就是回國後,如何評選「青千」(青年千人計劃),拿到更多項目經費等。為了這些物質和名氣上的利益,去盜取項目機密也是一個直接動機。
悉尼科技大學教授馮崇義批評中共籍學術交流,竊取西方國家的高科技和知識產權,海外很多學術權威,一方面名成利就,但另一方面被中共洗腦成為跨國「民族主義者」。
馮崇義說:跟他(陳剛)類似的人是很多的,當然是求名求利;他們在美國功成名就,中共才捨得下那麼多錢在他們身上。另外這種跨國「民族主義」給在海外的這些人非常有誘惑力的「榮譽感」,中共量身定做了很多項目給這些人,包括「千人計劃」和各種人才引進。
馮崇義也指出,西方科學界近年在政治正確的信條下,也成為中共滲透重災區,令人擔憂在美國抓捕多個與中共合作的學者後,依然難以阻斷中共竅秘之手。
馮崇義說:在學術界、在高校,信條就是「科學無國界」,不講意識形態,不講政治制度。這是政治正確裡頭很重要的一個理念。另外你針對性調查來自某個國家的人,很容易被扣上「種族主義、種族歧視」,我不曉得美國也好、澳大利亞也好、歐洲也好,會把這張網張得多大?
放棄美籍回到中國、並被美國列入入境黑名音的北大教授饒毅於周五(15日)致信麻省理工校長和主管研究的副校長,指控美國司法部門對陳剛的逮捕是「種族主義行為」,並道德綁架麻省理工,稱如果校方不支持陳剛,將被認為參與了21世紀最糟糕的「種族歧視案例」之一。
麻省理工學院校長萊夫(L. Rafael Reif)周四致學院全體成員的公開信,稱陳剛是一位廣受尊敬的學者,稱很多瞭解陳剛的人為此事感到沮喪且難以理解,校方對逮捕事件表示嚴重關切。麻省理工官方網站仍未下架陳剛的相關資料。
根據美國司法部的指控文件,陳剛是在中國出生的美國公民,目前為麻省理工學院的教授和研究員,曾任麻省理工學院帕帕拉多微納米工程實驗室和固態太陽能熱能轉換中心(S3TEC)主任。
文件顯示,自2012年以來,陳剛通過其專業知識,向中國提供經濟發展的建議,有時更直接向中國政府官員提供建議,以此換取經濟利益。其中包括應中國駐紐約總領事館的要求,擔任中國政府的「海外專家」,並至少擔任兩個中國人才延攬計劃的成員。
自2013年以來,陳剛接受了大約2900萬美元的外國資金,其中包括來自中國南方科技大學的1900萬美元。
指控文件還披露陳剛於2016年使用麻省理工郵箱發送的郵件,包括促進與中國合作;建議中國把創新科學作為關鍵和核心;警示中國經濟排名第二,但技術和人力資源遠遠落後等;令人不可思議的是,他在郵件中讚揚了中共十八大提出的「科學創新為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