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视民生危疾? 中国对美产品征税覆盖医疗领域


2019.08.26
Share on WhatsApp
Share on WhatsApp
无视民生危疾? 财政部对美产品征税再次覆盖医疗领域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开会商讨对美加征关税商品排除事宜。(中国财政部官网 / 2019年5月29日)

中国财政部周一(26日)公告,对约750亿美元美国产品增加关税,清单中除了美制食品、农产品外,大批药品、医疗器械亦被列入增税范围。有医疗界人士指,此举不但导致中国的医疗市场恶化,同时也导致大批中产阶级不安全感剧增。(黄小山/程文 报道)

中国财政部的增加关税清单显示,部分美国进口药品、医疗器械,在新一轮的贸易战中,将被加征5%或10%的关税。这些来自美国的产品,包括内窥镜、X光影像增强器、病员监护仪、大量头孢类药品和无菌外科肠线、无菌吸收性止血材料等医疗消耗品,都被中方列入报复美国清单。

原中国红十字会大病救助专案负责人任瑞红对本台表示,中国对海外药品的进口,一向实施非常严格的控制。需要进口的产品,通常都是国内无法替代的产品。她说,这些药品虽然价格高昂,但因效果好,国内的中产阶级及高收入人士群体,都较为信任。

任瑞红说:因为很多药它是「孤儿药」嘛,意思就是说不可代替。据我们所知的就是,目前他们自主研发的这些靶向药(港台称:标靶药),是远远没有这个欧美靶向药的效果好的。我的很多病人宁可自费去吃印度的药,他也不会去吃给报销的这个国产的药。医疗它本身价格已经很高了,穷人没甚么可榨的嘛,特权阶层再高他也吃得起,就是主要中产阶级,他本来可以还治得起,现在你一加,他可能就治不起了。前几天我还在跟北京的一些朋友在聊,他们也没有甚么办法,只是感觉到生活压力越来越大,有能力的他想走,或者是说把子女送出去呀。

另一国内医疗界人士对本台记者说,在中国各医院对现行药品、器材都要定价;现今制度之下,关税的直接后果,可能就是中间商失去利润,导致放弃入口该产品。另外,中国官方以「进口设备论证」等行政审查方式,已压缩了进口药品和器械的市场份额。美名是扶持国产医疗产品,但同样给富起来的中产阶级制造危机感。随著贸易战局势恶化,中产阶级都在想办法移民逃开中国。

该医疗人士说:因为就是要以国产的为那甚么嘛(为主),进口的基本上现在很少买。进口的都要重新报批,要有一个进口设备论证,论证通不过,不让进口。加关税肯定是会有影响,关键是药品不管加不加关税,零售价在中国是不会变的,这个价格是以招标的价格为准,涨价要走很长的流程,所以无外乎就是企业的空间变小了,它可能不做了。

民生方面,有国内民众就说,中国进口的美国商品基本都属民生必需品,贸易战让国内猪肉价格飙涨,民众已经吃不起猪肉。

国内民众云中说:美国进口过来的,主要都是民生方面的,你像大豆油,你这一涨的话,可能波及到所有的油都要涨。再加上人民币贬值,你所有进口的东西呀,都要用美元来买。没办法,你知道吧?首先她(当局)考虑的是权力的安全,有人现在宁愿去跳楼他也不愿意去争取。我们这个民族有时候没办法。

周一,在财政部发布加征关税清单的同时,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在重庆的一个会议上称,中方愿意以冷静的态度通过磋商和合作解决问题,坚决反对贸易战升级。但迄今为止,还无法证实这是中方试图重启谈判,还是再一次没有实质性让步的政治宣传。

本台曾致电财政部,其新闻发言人的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中国国务院是在上周五(23日)晚间突然宣布,分两轮对美国750亿美元、5078项产品加征5%至10%关税,报复美国9月和12月中对3000亿美元中国产品加征10%新关税。同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强硬回应,目前税率为25%的2500亿美元中国产品,10月1日开始税率上调至30%。另外,对剩馀的3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上调现有10%的税率到15%。9月1日起生效。

新增评论

请将评论填写在如下表格中。 评论必须符合自由亚洲电台的 《使用条款》并经管理员通过后方能显示。因此,评论将不会在您提交后即时出现。自由亚洲电台对网友评论的内容不负任何责任。敬请各位尊重他人观点并严守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