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貿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於周一(4日)發表有關美中貿易政策的講話,批評北京近年來以國家為中心的經濟行為,為國際貿易帶來不公平的競爭,其經濟計劃不包括有意義的改革,以解決美國及其他國家共同關心的問題。因此宣布調整對華貿易的方向,並預料將會與中國副總理劉鶴會談。
美國貿易代表戴琪周一在華府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發表講話,提到拜登政府在近幾個月對美中貿易進行了全面審視,並公布四項調整對華貿易政策的重點,以捍衛美國工人、企業、農民和生產者的利益,同時增強美國的中產階級。
戴琪表示,會以一切工具,去確保美國利益不受影響,包括不排除啟動301調查。她又透露,近日將與中方官員對話。
戴琪說:未來幾天,除了我們的美國國內投資,我打算和中國方面的相關官員坦誠交談,包括討論中國在第一階段協議下的表現,我們還將與中國就其工業政策直接溝通,我們的目標不是激化與中國的貿易緊張局勢,但長久共處是需要問責和尊重,亦要為其行為承擔後果。
但被問到她所講的中國方面的相關官員是誰,談判桌上的對口是誰的時候,戴琪就沒有直接回答。不過美媒普遍報道,她將會於日內與中國副總理劉鶴舉行視像會議。
從戴琪這次講話看來,拜登似乎有意延續前任特朗普政府的對華強硬經濟政策。但她說明中美脫鉤不切實際。

對於近來的「美中脫鉤」(decoupling)的議題,戴琪表示她還未了解每個人對「脫鉤」的共同定義,但她擔心的問題是,如果所指的是美國和中國停止貿易,這對全球經濟而言,並不是一個實際可行的結果。她認為處理這些問題更可能需要的是某種程度上的「重新結合」(recoupling),這亦是美國正尋求的目標之一,即如何與中國建立貿易關係,令美國在供應鏈中佔據強大而穩健的地位。
戴琪在會上提到將調整的四項對華政策包括:
第一,將與中方討論其在第一階段協議的表現,中國需要履行有利於美國某些產業的承諾,包括農業。戴琪表示,拜登將繼續促進美國的經濟利益,建立信心。
第二,將啟動針對性的關稅排除程序(tariff exclusion process),並確保現有的執法方式,是最適合美國的經濟利益。戴琪又指將按需要,對增加更多排除程序的可能性持開放態度。
第三,中國以國家為中心的非市場(non-market)貿易行為,部分未在第一階段協議中提及,而美國對此抱有一系列的擔憂。戴琪指出,美國將會向北京提出這些更廣泛的政策問題,並使用所擁有的全部手段,甚至展開新手段,從中國有害的政策和行為中,捍衛美國經濟利益。
最後,就是將繼續與盟友合作,打造一個公平並健康競爭的國際貿易關係,而美國與中國的貿易關係需要靈活且敏捷,隨時調整。
而美國貿易代表處於同日亦發表了一篇 說明表示,拜登政府很清楚知道北京拒絕進行有意義的改革,以解決美國和許多其他國家的擔憂,包括中國以國家為中心的經濟體系扭曲全球市場。代表處在新任期的的頭幾個月裡,通過投資國內的行業,以及加強國外的夥伴關係,增強美國的領導技術及供應鏈上的定位。
拜登政府是根據前總統特朗普政府與中國在2019年簽訂的中美首階段貿易協議,作為基礎繼續推進。根據第一階段協議,中國承諾要從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的兩年內,加碼採購2,000億美元,包括:特定農產品和能源在內的美國產品。目前距離期限只有3個月,但中國採購金額只有達到百分之62。
記者:胡凱文 責編/網編:畢子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