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修訂《逃犯條例》引起的爭議,令國際社會對引渡犯人問題的關注,新西蘭上訴法院以人權風險為理由,下令政府重新評估將一名涉嫌殺人的新西蘭居民,引渡到中國受審的決定。中國外交部回應指,國際社會對中國司法制度要有信心,希望新西蘭當局盡快將疑犯引渡到中國。另外,多國持續對港府修訂《逃犯條例》表示關注。(劉少風 報道)
新西蘭一名韓國裔公民金京燁(Kyung Yup Kim,音譯),被指2009年於上海謀殺一名20歲中國女子後潛逃回新西蘭,中國自2011年起尋求引渡疑犯到中國受審。新西蘭前司法部長亞當斯(Amy Adams)在中方保證疑犯不會面對酷刑及死刑後,於2015及2016年兩度下令引渡。金京燁的律師擔心,當事人可能無法在中國得到公平審訊,要求法院覆核政府的決定。
新西蘭上訴庭法官溫克爾曼(Helen Winkelmann)周二(11日)頒下判詞,指考慮到中國目前基本人權狀況,而且有廣泛和可信報道指,疑犯在中國可能會受酷刑對待,新西蘭根據國際法,有義務拒絕移交疑犯到可能實施酷刑或者未必能夠得到公平審訊的地方。上訴法院以人權風險為理由,下令政府重新考慮引渡決定。
根據法院文件,疑犯否認謀殺指控。他的律師表示,從未獲准檢視中方提出的人證和物證,他接受英媒《路透社》電話訪問時指,上訴法院的判決彰顯人權的重要性。
在北京,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周二(11日)在記者會回應指,案件發生至今已經十年,為使正義得到伸張,還被害人一個公道,希望新西蘭公平處理,盡快將疑犯引渡到中國。耿爽表示,中國高度重視保護及促進人權,中國司法體制有效保護疑犯合法權益,指中國已由歐洲、亞洲、非洲及拉美等地引渡超過260名疑犯,證明國際社會對中國司法制度有信心,中方在司法領域的人權建設成就有目共睹。
悉尼科技大學政治學者馮崇義指出,在法律角度,新西蘭與中國沒有簽署引渡條約,新西蘭當局沒有義務將疑犯引渡到有死刑的國家。
馮崇義說:如果兩國沒有正式簽引渡條約,它就沒有在法律上的義務,一旦它認為另外一方的司法不公正,它就有完全正當的理由拒絕引渡,這是一個國際上的慣例。具體涉及到這個刑事案件,還有對死刑的一個看法,本身這些廢除死刑的國家,通常不引渡到那些還保留死刑的國家。
今次是新西蘭首宗涉及引渡疑犯到中國的案件,新西蘭有《引渡法》容許引渡疑犯到沒有簽署引渡協議的國家。不過上訴法院認為,考慮疑犯會否得到公平審訊是基本前提,司法部可以就判決上訴到最高法院。
另外,國際社會對香港政府修訂《逃犯條例》表示關注。澳大利亞外長佩恩(Marise Payne)透過發言人指,政府正密切關注香港修訂《逃犯條例》,包括會確認此舉對澳大利亞公民的影響;又指尊重民眾和平示威及自由表達意見的權利,澳大利亞駐港總領事已向港府高層提出有關問題。
英國下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委員兼工黨議員韋斯特(Catherine West),周一(10日)就港府修訂《逃犯條例》對《中英聯合聲明》的影響,提出緊急質詢。
英國外交部亞太事務國務大臣田銘祺(Mark Field)回應指,英國政府一直關注香港落實「一國兩制」情況,他強調香港政府作出任何條例修訂,都必須要確保香港享有聯合聲明和《基本法》訂明的高度自治,以及以普通法為基礎的法治制度。
另外,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摩根‧奧特葛斯(Morgan Ortagus)周一在例行記者會,對修訂逃犯條例表示關注,擔心會打擊香港人權和自由。讓香港在國際事務中長期存在的特殊地位面臨風險。美方呼籲港府對條例的任何修訂都應當慎重展開,並與可能受到修例影響的當地和國際利益相關方進行廣泛和充分的磋商。
奧塔古斯說:數以十萬計香港人和平遊行示威,清楚顯示公眾反對修訂。美國與很多香港人一樣,關注缺乏程序保障的修訂建議會破壞香港的自治,負面影響香港長久以來的人權保障、基本的自由和民主價值,這些都是基本法和中英聯合聲明所賦予。我們亦關注修訂會損害香港經商環境,令我們的居港或訪港公民面對中國反覆無常的司法制度。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周二回應指,香港事務純屬中國內政,外國無權干涉。
耿爽說︰中方對美方就特區修例發表不負責任的錯誤言論,對香港事務不停說三道四,表示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
耿爽要求美方客觀看待修例,謹言慎行,停止干預香港事務和中國內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