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本周一(12日)在大型國企潮州三環集團考察時說,中國遇到一個百年未有的大變局,希望企業員工走自力更生的道路。分析認為,這番講話就是國進民退——國企前進,私營企業後退,回到計劃經濟年代。(喬龍/文海欣 報道)
習近平南下廣東,周三(14日)將出席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周年慶祝大會。據中國官媒新華社報道,周一下午,正在廣東考察的習近平到潮州三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他表示,中國要走自力更生之路。
習近平說:我們現在遇到了一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種情況下我們要走自力更生的道路,就是自主創新的自力更生。
汕頭大學畢業的學者馮先生接受自由亞洲電台採訪時表示,從習近平最近一系列講話可見中國正在步上計劃經濟年代的回頭路。
馮先生說:事實上就是國進民退,他現在想找出一條以國企為主,以國家資源分配制度為主的經濟模式。說白了還是國進民退和計劃經濟,本質上沒有任何差異。他所謂的改革也必須在國有資源絕對控制的前提下,進行資源分配的改革,這就是計劃經濟。
公開資料顯示,1979年4月,中共前領導人鄧小平首次提出要開辦「出口特區」,次年3月,「出口特區」改名為「經濟特區」,並在深圳加以實施。經濟特區以減免關稅等優惠措施為手段,吸引外商投資,從中學習外國先進技術和科學管理方法。
北京清華大學政治學系前講師吳強對本台說,從去年到今年上半年,北京已推出兩套有關深圳繼續擴大改革開放的方案。
吳強說:這一次推出更新的所謂改革開放力度更大的方案,可看出北京在深圳改革開放方面一直是機會主義態度,它的改革開放誠意、決心其實都很有限。他(習近平)為體制區域僵化,為國進民退,為整個制度的內卷化是要負責任的。
深圳是中國最早設立的經濟特區之一。官方聲稱,過去40年裡,深圳從一個小鎮發展為經濟總量超過新加坡的經濟中心城市。去年深圳市GDP達2.69萬億元人民幣(3994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