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峰會】各國領導人中惟習近平、普京缺席 拜登斥:大錯特錯!

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於蘇格蘭格拉斯哥舉行,各國領導人參加峰會,惟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未有現身,周一(1日)僅以書面形式致辭。外交部解釋,原因是「主辦單位沒有提供影片與會方式」,致習迎平未能參與視像會議。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周一(1日)於聯合國氣候大會上,僅以書面的方式致辭。他於聲明中提到,氣候變化的不利影響日益顯現,如何應對氣候變化,並推動世界經濟復蘇,是各國面臨的「時代課題」。

因此,《路透社》記者於周二(2日)的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問及習近平為何沒有以視像會議形式參與會議,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回應,是因為「會議主辦單位沒有提供影片與會方式」。

事實上,根據《南華早報》報道,有英國政府發言人早前已表示,英國希望領袖可參與實體會議。如視像會議亦無法參與,必須事前提供預錄的講話或書面文章。而英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吳百納(Barbara Woodward)於上周四(28日)表示,已預期習近平不會到場參加峰會,中國亦已表明會派氣候變化事務特使解振華與會。

美國總統拜登會見傳媒時,指氣候問題是重大議題,批評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及俄羅斯總統普京,未有親身出席是「大錯特錯」,直斥「那你怎麼跟人家說你有能力擔當領導者角色呢?」

中國目前是全球最大溫室氣體排放國。對此,習近平於聲明中提出三項建議,包括維護多邊共識丶聚焦務實行動,以及加速綠色轉型。他指,中國將「加快構建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經濟體系,持續推動產業結構調整,堅決遏制高耗能丶高排放項目盲目發展,加快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規劃建設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

而有出席會議的解振華表示,中國之所以是目前最大的排放國,原因是正處於特殊發展階段,今後會加快減排。他重申,美國及其他發達國家應在加快減排上做得更多,而並非中國。

記者:沈彥恒 責編:張薇 網編:劉定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