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前想後】與民為敵的林鄭政府
2019.01.29
【師前想後】與民為敵的林鄭政府
林鄭政府最近推出多項與民為敵的政策,充份反映林鄭政府傲慢自大,目中無人的本質。
向有需要市民派發$4000,應該獲取掌聲吧,但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簡單事情複雜化,申請資格不清,手續繁複,花大量資源作審批,令市民不滿,最終稍作更改,例如不需給予住址證明,郵費不足也斟情處理。看到如此景象,前財政司司長曾俊華、澳門特區政府官員能不暗笑嗎?
另外,林鄭政府亦收緊長者綜援的申領年齡,由現時60歲上調至65歲,令原60至64歲可申請長者綜援的,突然間少了一千多元。當政府有大量盈餘,動輒批出數以百億計的款項建造大白象工程,卻扣減基層市民微薄福利,民間怨聲載道。林鄭月娥立即「補獲」,向受影響人士提供$1060「就業支援補助金」,不過就附加200元「懲罰金」的條款。然而,這小修小改無法得到泛民及建制議員的支持,各界齊聲譴責下,勞福局局長羅致光周一(28日)再改口,宣布暫撤「扣200元」計劃。
為何林鄭政府會連番推出與民為敵的政策,原因顯而易見,林鄭及司長級官員傲慢自大,恃著立法局由建制把持,於是施政變得專橫跋扈,例如DQ議員,DQ參選立法局選舉資格等。可惜,區議會選舉將至,建制政黨亦為選舉部署,再不能盲撐政府,結果導政林鄭政府施政連番受到挫敗,民望大跌。
相信,區議會選舉過後,建制政黨會再度與政府合作,支持政府方案。然而,林鄭政府不改變其傲慢自大、目中無人的本質,施政絕不可能改善,民望只會繼續插水。
主持︰蕭新泉、施安娜
(以上評論純屬主持個人觀點,並不代表本台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