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前想後】躺平的年輕人不好割
2021.06.07
近日網上熱爆討論中國年輕人流行的「躺平主義」,「躺平」一詞出自內地一位網民的帖文《躺平即是正義》,該文說:「兩年多沒有工作了,都在玩,沒覺得哪裡不對 ... 只有躺平,人才是萬物的尺度。」文章反映了年輕人對現實的反響,主張極簡生活,但這種消極態度,卻令中國當局不安,引發了官媒的抨擊。
以下是《躺平即是正義》的節錄:
沒有向上流的機會、沒有改變的希望,造就了年輕人不會再將生命交於大公司、將自己的物慾減低、不追求社會所定立的「成功標準」、不去闖、不去搏、只會平躺的生活態度,以對抗沒有自己份的社會,由NEET/Freeter繼而「躺平」。所謂NEET 是「not in employment, education or training」的縮寫,即沒有就業、在學或受培訓的人,而「freeter」由 free 與 arbeiter結合的新造詞,意指自由打工族。
世界各地均有年輕人對社會和制度的控訴和反抗,但作為社會中重要的支柱,是否單純的將年輕人的文字封殺就可以將年輕人對社會的反抗聲音壓下來?
主持 : Joe、薯仔Sir
(以上評論純屬主持個人觀點,並不代表本台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