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軍方周一(2月1日)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以去年十一月大選選舉舞弊為由發動政變奪權,國務資政昂山素姬(Aung San Suu Kyi)、總統溫敏(Win Myint)及黨內多名高層在凌晨被軍方拘捕。中國民運信息中心指出,解放軍隨即緊急向中緬邊境地區增派1.2萬名官兵,並部隊署戰機。有學者指緬甸軍事政變推翻昂山政權得到中國默許,也有報道分析指中國過往有武裝支援「若開軍」等叛軍,緬甸軍方早有醞釀不滿中國的聲音。中國對緬甸政局到底有多大影響力?
反正如今西方國家如美國、澳大利亞以及歐盟等都發聲明讉責緬甸政變所為,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表示,若緬甸領導人未被釋放,將對那些對此負責的人「採取行動」。可是,華府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東南亞項目專家希伯特(Murray Hiebert)則表示,拜登政府雖表態反對緬甸軍方及支持民主與人權,但由於緬甸高層軍事官員都已在制裁名單,因此目前並不清楚美國能迅速採取甚麼具體行動。
如今幾可肯定的是,緬甸在政變過後,將比過往更依賴中國來抱團取暖,亦即是說,中國邊境除了一個現成的朝鮮以外,現今又多了一個中國西南接壤版本的朝鮮國家,雖說中國可能多了一個經濟負擔,但在美國協調盟國以印太四國圍堵中國的情形下,緬甸很可能是抗衡印太圍堵網的一個重要緩衝。
與此同時,這個亞洲版的「小北約」印太四方聯盟可能得以進一步的擴大!
1月12日,美國、澳大利亞、日本和印度於關島舉行年度「海龍」(Sea Dragon)反潛演習,目標是強化特定軍種在區域內的聯合作戰能力,非四國聯盟的加拿大首度加入聯合軍演。另外,英國《每日電訊報》1月28日報道,英國很可能加入這印太四國聯盟。報道指,英國政府內部有人對於加入「四國同盟」抱有興趣,但目前仍沒有做出最終決定。據報道,雖然美國目前還沒向英國首相約翰遜發出正式邀請,但英國政府已有意加入該聯盟。
加拿大勉強還可說是太平洋國家而涉足「印太同盟」,但遠在大西洋的英國為何會有如此興趣?而有趣的是,英國除了在地緣政治軍事上有意涉足印太,約翰遜政府更明確表示極欲加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英媒《衛報》又在1月15日報道,約翰遜正推動擴充G7峰會,讓韓國、印度和澳大利亞三國加入原定6月舉行的G7會議,將其轉換成針對中國的D10聯盟的會議。約翰遜正準備帶領英國全面制華了嗎?
主持:鄭宇碩、曹嘉超
(以上評論純屬主持個人觀點,並不代表本台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