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如洪鍾】歐盟甘當中共籌碼,中共成功把歐美分化?

0:00 / 0:00
【聲如洪鍾】歐盟甘當中共籌碼,中共成功把歐美分化? 歐盟領導人在完成中歐談判後,聲稱依然關注香港以及新疆等人權問題,歐盟在十二月初才通過了歐洲版的《馬格尼茨基法案》,即「全球人權制裁制度」,歐盟會否因為完成了中歐談判而放棄制裁侵犯香港人權的中國官員呢?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周三(12月30日)與歐盟領導人舉行了視像會議後,宣布談判歷時7年的中歐投資協定完成,並強調這項協定將有力拉動全球在疫後經濟復甦,促進貿易自由化及便利化。

據報道指,中歐協定將給予歐盟企業更大的中國市場准入,同時歐盟亦成功爭取中國承諾禁止強制外國企業進行技術轉讓,並在補貼方面將更加透明,並禁止國有企業歧視外國投資者。根據該協議,中國將向歐盟企業開放其電動汽車、私人醫院、房地產、廣告、海事產業、電訊雲服務、航空運輸等領域。一些與中國夥伴合資的要求也將取消。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社交網站貼文,指協定將維護歐盟利益,推動歐盟的核心價值,提供消除強迫勞動的手段,歐盟正與中國合作,根據巴黎協定保護氣候,並促進基於規則的多邊主義。歐盟強調,協定將鼓勵中國推動永續發展、促使中國對經貿採行更高標準、明訂中歐貿易爭端解決機制、讓中國政府對企業的補貼機制更為透明、要求中國國營企業不得歧視外資。協定並要求中國必須批准「國際勞工組織」(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關於強制勞動的法規。

據上周德國媒體報道,中國在談判最後一刻臨時「加價」,要求投資歐洲的核能市場,同時拒絕歐洲要求放棄強制勞工的問題,如今的協議結果看來,中國都妥協讓步了,中國成功爭取的只是在有限度地參與歐洲的再生能源投資。從結果看,這反映習近平比歐洲更重視完成中歐投資協定談判,為他在東亞《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簽訂成功後創造另一外交勝利。

無論如何,中國在2020年內成功簽訂RCEP與中歐投資協定,以中共「國師」金燦榮的說法來看,即有了RCEP、CPTPP、BIT和中日韓自貿協訂後「我們先把東亞搞定,再把歐洲搞定,最後想辦法跟美國談BIT,那麼中國在整個貿易問題上就活了」,「未來中美的貿易博弈,我們的地位就比兩年前好很多!」如今中國正朝反美國政經圍堵的路上順利進發,事情發展能否如願以償。

歐盟領導人在完成中歐談判後,聲稱依然關注香港以及新疆等人權問題,歐盟在十二月初才通過了歐洲版的《馬格尼茨基法案》,即「全球人權制裁制度」,歐盟會否因為完成了中歐談判而放棄制裁侵犯香港人權的中國官員呢?

歐盟雖說在賬面上贏得中國的讓步及守住自己的立場底線,但中國真的會履行談判的承諾嗎?

拜登提名的國家安全顧問沙利文(Jake Sullivan)曾在中歐談判完成前在社交媒體上向歐洲喊話稱「拜登和賀錦麗(Kamala Harris)政府歡迎與歐洲夥伴,儘早就雙方對中國經濟活動的共同關切展開磋商,討論我們對中國經濟行為的共同擔憂」。如今不等拜登上任歐盟即與中國完成談判,中國成功分化歐美了嗎?

主持:鍾劍華、曹嘉超

(以上評論純屬主持個人觀點,並不代表本台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