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 0:00
香港在發生200萬人示威與早前嚴重警民衝突後,港共政府雖然「停止」、「暫緩」了被喻為「送中條例」的《逃犯條例》修訂,卻一直對市民提出的五大訴求,包括撤回修訂與釋放被捕人士等,都不肯答應。如是者,香港市民又號召集結抗議,更因在周四(20日)死線後政府仍然完全沒有回應,宣布在周五(21日)將行動升級;而港共政府回應的手法,就是宣布星期五政府總部放假一天,以高掛免戰牌避戰,以防在港引發流血衝突,再影響中共下星期在G20上的中美貿易談判。
結果沒有大台指揮的香港市民,卻改為包圍警察總部,以及稅務局;不合作運動由集中包圍政總,變成更有創意的突破;早前濫用暴力的警察陷於兩難──門外的集會是和平示威,如果再次暴力清場,即又成為全球醜聞,影響中國的外交地位;如果任由市民包圍,則在內警員既無法上下班,其運作更受影響!
香港的社運由以往「極度追求和平」,到後來旺角「魚蛋革命」過勇,到今日的兩路齊進,能攻能守,令政府一再陷於困局,說明了智慧與創意,才是最能針對極權的做法,而不是互相怪責。無論和平示威,或者勇武向前,手段是為了達到政治目的,而不是為衝而衝,或為和平而和平;這種高度合作的精神,近日已多次被外電所報導,驚訝於香港市民竟能以這種無指揮的游擊戰,應付專業的部隊,令人感到不可思議。
(以上評論純屬主持與嘉賓個人觀點,並不代表本台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