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 0:00
英國國會外交事務委員會,於1月26日召開了正式會議,就滙豐銀行凍結已流亡英國的香港前立法會議員許智峯銀行戶口,以及信用卡一事,要求其行政總裁祈耀年(Noel Quinn)作出解釋;祈耀年一開始把事情,全部推給法律,說滙豐在香港要守香港的法律,指不守法將影響營運牌照,而自己不過問政治云云。
然而英國的國會議員早有準備,立即質問為何滙豐亞太區行政總裁王冬勝,走去參加親共團體舉行的支持「港版國安法」的聯署;祈耀年竟聲稱「相信」有300萬人簽名,更指支持這條打壓香港人權的法律,不是「政治」,這種完全荒謬的說法,比起配合政府凍結資產更惡劣,甚至是令人質疑,難道滙豐銀行估值資產時,別人說值300萬,就會相信?
更荒謬的是,祈耀年聲稱參加聯署,是希望香港「穩定」,而非「政治」;而結果英國與美國等各國加入制裁香港,以至美國取消《香港政策法》所賦予香港的特殊待遇,不知是否滙豐銀行所期待的「穩定」?這正說明了,一些在民主國家下的商業機構,如何利用民主自由制度的保護,卻在為獨裁國家服務而講謊話的最好例證。
(以上評論純屬主持人及嘉賓個人觀點,並不代表本台立場。)